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第209节  (第1/3页)
    有皇家园林中雕梁画栋的精致木桥,有江南傍水小镇中的朴素石桥,还有可遮风雨的廊桥....最后定格在洛阳桥上。    洛阳桥不在洛阳,而在泉州。它是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建成于宋仁宗时期。    导游对着游客们讲解:“当时的泉州太守蔡襄也是个奇人。他为了让这个桥更牢固,不被风浪吹走,就地取材,在桥墩上种了牡蛎,也就是生蚝。生蚝贴着石头一层一层,而且还能够吐出粘液,生蚝长得越多,这个桥基就越坚固。    这也是洛阳桥九百年来大修只有两次,还能屹立至今的原因。    游客们脸上浮起敬佩之色。    【尤其是赵州桥,被还曾经被漂亮国的土木工程师协会选为华夏两大建筑奇迹之一,另外一个是长城。】    【因为它是单拱,中间没有桥柱支撑,但却可以历经千年,甚至经历了地震都不倒,的确是很牛。】    赵州桥的造型看上去非常的简洁,因为它的中间根本没有桥墩和桥柱。    1400年过去了,它还依然坚固。    梁思成和林徽因考察古建筑的时候到了这里。    当地人很是骄傲的介绍: “66年    的时候我们这儿发生了大地震,房子都倒了好多,但你知道吧?这桥还真就啥事没有!    林徽因满是感叹的对梁思成道:这真是华夏1400年来最理想的一座桥!    唐朝。    阎立本在工部待了这么久,对民间稍有些名气的建筑与桥梁都很熟悉。    这赵州桥应该就是赵州液河上的石桥,是前隋朝名叫李春的工匠所建,在当地颇有一些名气。    魏征感慨: 没想到过了一千多年这桥居然还在。建桥修路在这时候,可都是大功德。    “而且历经了地震还不倒,的确是有真本事。”李世民对阎立本道, 去民间寻访一下,看看还有没有李春的家人或是徒弟。    这样好的造桥法子,可不能丢了。    民间。    当李春的孙辈们看到赵州桥依然在,而且在桥头还立着他的铜像时,惊喜得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愣了半晌后,这才激动得连说: “咱阿翁这也算是青史留名了,我这就去给阿翁上两炷香,让他也高兴高兴。    他们没想到,紧接着就会迎来一场富贵,也算是蒙祖先荫庇了。    北宋的蔡襄一家也同样在激动。    蔡襄得意不已: “我就说我这法子好,之前还有人反对,看看,还是我嬴了吧。”    现在洛阳桥还在养生蚝呢,他打算用生蚝把桥墩加固之后,再来建桥面。    蔡襄甚至想到了: 这仙画一出,说不定朝廷就会有所封赏,加官进爵估计也有可能…….不行,我得和官家说,现在还走不了。    他得看着这个桥建完呐。    他儿子无语的看着自己父亲一直在碎碎念。    蔡襄的妻子推了推他: “别管你父亲,他激动的时候就是这样。你去给他温壶酒来,他待会儿肯定想喝。再预备一下明天的事情,明天肯定有客人来访。    同僚、乡绅们都会上门来道贺。    想到这里,她也高兴得很。    · …    【现代的桥梁与古代不同,尤其是跨山跨江跨海大桥,都需要考虑到火车与    汽车的通行。】    【咱们华夏直到1937年,在桥梁专家茅以升的手中,才诞生了第一座公路与铁路两用的以钢为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