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的事情_chapter 65 被爱那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hapter 65 被爱那天 (第1/2页)

    

chapter 65 被爱那天



    陈唯2017「被爱那天」艺术展穿过入口做旧的青石板路,映入眼帘便是木刻板上的展览序言:

    --

    梵典《僧祇律》有这样的记载: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昼夜为三十须臾。

    童年左过十来年,真正能遗留下的记忆不过几百须臾。江南素墙黛瓦之下飘落的烟雨,盛夏南法乡野的麦卷,鲁迅先生《社戏》中在石桥流水下荡船听戏,《加缪笔记》里连绵公路上收获葡萄的香气…几百须臾在中、法两国穿梭的碎片里糅合交织,构成了陈唯无与伦比的少年时光。

    在回忆中追寻,亦在追寻中再一次复刻回忆,找寻某一天,或许就是那一天,或许仅仅二十念,外婆卷着烟片等着幺儿回家。

    找寻那一天,是被爱那天。

    Someday   or   oneday.

    --

    林念恩在团队中鼓着掌,心声如雷,她参与并见证了一场梦,盛大开幕。

    不论是陈唯的画还是展览置景,在观众视角,最有噱头的都留在了C区:中央墙壁上只有一副画,陈唯的成名之作。

    一张画纸上分裂的两处童年记忆存根地,尼斯与乌镇。栖居在地球两处,却因为他的童年,翩跹交融成一片记忆。明明地理意义上天差地别,却在陈唯的绘画艺术里达成同等的明媚,成就一种舒畅的自由,一种‘本该如此’的注定。

    画中大胆跳脱却又和谐相配的颜料、纹理丰富的线条组合、映射的空间肌理透过3D投影技术,洒满了整个C区,每一个平面,天幕、地幕、环绕的四周皆是画,画中有画。

    迈一小步就可以从尼斯走去乌镇,伸出手,不知道是哪一抹颜料便会惊喜落在指尖,或者回头落入与你一起观展的同伴脸庞。

    此刻小明和田甜坐在C区天幕之下,和其他观众一样不愿意离开这片梦境。

    林念恩帮她们拍了几张照片,笑着说:“还有惊喜哦,得往下走啊。”

    D区其实是林念恩最喜欢的一区,评价就是很简单两个字,童真,她喜欢这个温馨治愈的空间。

    “哇塞,还有秋千!”田甜抛除不愿从上幅画走出来的心情,完全被眼前的童话世界吸引。

    近点儿看,陈唯展里的秋千是纸做的,纸张中藏画。

    林念恩听过背后的故事,小时候陈唯回国次数很少,最后一次回来那年,同样是历史中默的一瞬,家里不能有一张纸,外公一生从未弯过的脊梁那时弯腰蹲下,寻来几根粉笔陪着六岁的他画画。

    不知是谁教给陈唯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蹩脚念出来,笑声消散了背后的心酸,一如他积极阳光的人生态度。

    彷佛也是被他的画治愈,林念恩想,尘事遭难,有些时候竟也想得到有好事出生,就如同陈唯,至少知道了‘纸’的可贵,未曾失去时,‘纸’算什么?

    那之后,纸是陈唯的秋千,摇摆,晃出他梦的轨迹。

    就连可以触摸的墙壁都是褶皱纸张的肌理,除了错落大片大片高饱和度的画作,以及鱼线吊着的上百个染色风筝,中央最大面积的画板最初的打底是团队众人书写每日心情的简笔画。

    贴上自己那些画的时候林念恩很心虚,心虚也不止她一个。Camille笑得不止,聚餐时转述给陈唯,说这帮小孩儿担心坏你名声。陈唯那时还没见过小朋友们的手稿,笑说“it&039;s   better   than   nothing”,他多么期待更多人举起画笔。

    画板同样留给愿意借笔的观众,林念恩抱着胳膊笑看着小明田甜在画画,眼光一飘,层叠纸张之中聚焦到她贴上去的一个跷跷板,池彦的手笔。

    关于展览本身,她尚未给他透露,因为言语难以形容半分。

    至于他喜不喜欢?事关这个话题,她被敲过脑门儿。

    林念恩的分享欲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总是止不住的暴增,音乐算是一件,这些也是。膨胀的分享让她反思,别人如果丢一堆东西让自己喜欢,她会是什么心情,她自觉自己双标,她会很烦。再双标一下,如果是池彦呢?她问自己。

    很多时候她下意识做出‘在嘴巴上拉紧拉链’这个动作,上一次做,池彦有点儿生气。她那时想,他很奇怪,总是在她想象不到的地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