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人写作的GB四爱小说声明(持续更新)_女强是一个有害的标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女强是一个有害的标签 (第1/2页)

    女强和GB的区别在于:

    “女强”这个词带着强烈的性别歧视和来自传统男权(并不是说生理男性)的凝视。

    GB则是一开始就将女性和男性放在了平等的位置。

    本文会系统性阐述“为何‘女强’是一种有害标签,而GB关系则是性别结构的重构与主体性的回归”。

    “女强”并不进步,我们需要抛弃这个标签,转向更完整的性别结构表达。

    在当下的创作与文化语境中,“女强”这个词已被广泛使用,仿佛成为了“女性成长/逆袭/掌控”的代名词。但在这一看似正面的称谓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性别歧视、父权凝视与结构性偏见。

    这个词最大的问题是对女性主体性的压缩与异化:

    它假设“强”本不属于女性。

    它是在“男性天然主导”的前提下,对某些女性表现出的自主、能力、主导欲,进行的一种*“例外标注”。

    这个词的成立前提是:“女性一般不这样”。

    -如果一个男人事业成功,那是“正常男性”;

    -如果一个女人事业成功,那是“女强人”;

    -如果一个男人主导情感,那是“成熟可靠”;

    -如果一个女人主导情感,那是“有点强势”或“女强文”;

    这不是在赞美女性。这是在告诉她:你超出了你本该有的位置。

    “女强”是对女性主体的“包装”,而不是对女性地位的“重构”

    “女强”文本中,女性常常被鼓励在事业上“强”,在气场上“强”,但在情感与亲密关系中,却仍然要“柔软”“会撒娇”“最终愿意被驯服”。

    这是一种“包装式的进步”:

    -它让你“强”,但希望你“别太强”;

    -它允许你“赢”,但隐含地要求你“最终收敛”;

    -它塑造了一种“被市场允许的女性力量形象”,本质上仍然服务于父权秩序和男性观感。

    -“女强”不是对女性权力的释放,而是对女性自主的规训。

    相比之下,GB(Girl×Boy)不是反转男性主导,而是对两性关系结构的重写。

    与“女强”标签不同,GB并不依赖“强弱”二元,也不是将父权结构倒置,而是:

    女性拥有天然主导关系的权利;

    男性拥有主动臣服与接受照护的自由。

    在GB关系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