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糖霜的滋味(二) (第3/3页)
最柔软的弦。 “是椴树菇和蕨菜……”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怀念,“库坦的山里,这个季节正是采摘晾晒的时候。还有越桔,酸酸甜甜的,孩子们最喜欢了。” 她抬起头,看向尾形,眼中是真诚的感谢和一丝被理解的触动,“谢谢你,尾形。费心了。” 这份“费心”,在她看来,是他记得她的口味,是他愿意在军需物资中为她留意这些“微不足道”的故乡味道,是他无声的体贴。 尾形只是微微颔首,仿佛这真的只是举手之劳:“尝尝看,和记忆里的味道是否一样。放在阴凉处就好。” 他没有多做停留,交代完便转身离开,去处理自己的事务。 阿希莉帕小心地将油纸重新包好,将那包蕴藏着故乡山林气息的包裹放在书桌一角,与那枚桦树皮小盒放在一起。这两样来自尾形之手的、带着库坦印记的物品,静静地陪伴着她。每当工作疲惫或等待焦心时,看一眼它们,指尖拂过粗糙的树皮或闻一闻那山野的干香,心中那份漂泊的孤寂感和对远方无法触及的焦虑,便会被一种奇异的、带着土地根系的温暖抚平。尾形,这个她曾经视为冰冷枷锁的男人,此刻在她心中,更像是一个沉默但可靠的港湾,为她遮风挡雨,提供着前行的补给和心灵的慰藉。 夜深人静,阿希莉帕独自坐在灯下。窗外的东京沉入一片璀璨却冰冷的灯海。她面前摊开着修改完善的学校方案,旁边是那枚古朴的桦树皮火神盒,还有那包散发着故乡山野气息的干货。 一种奇异的平静笼罩着她。库坦依然遥远,消息隔绝,归乡之路似乎被风雪和时光无限拉长。但此刻,她心中不再有那种撕裂般的、想要立刻挣脱一切的冲动。尾形持续提供的“解决方案”像稳固的船锚,定住了她在东京这片陌生海域的漂泊感;而他带来的、带着库坦印记的“慰藉”——那枚意外发现的小盒,这包来自山林的干货——则像在船头点燃的一盏温暖的灯,驱散了浓重的乡愁迷雾,让她恍惚觉得,故乡的一部分,已经被他带到了她的身边。 她感到一种深沉的、带着些许疲惫的安宁。这安宁并非源于放弃,而是源于一种认知:她正身处一场漫长而艰难的跋涉中。尾形,这个她曾经戒备甚至憎恶的男人,此刻却成了她唯一可以依靠的向导和补给站。他提供的庇护是真实的,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效的,他带来的慰藉是切中她心扉的。 留在这里,借助他的力量,在这片看似贫瘠的冻土上,一点一点地开垦、播种、守护那名为“文化传承”的火种,似乎成了她命中注定的道路。虽然缓慢,虽然需要极大的耐心去忍受等待、去周旋于官僚、去对抗无形的阻力,但至少,她并非孤军奋战。尾形,以他独有的、或许并不纯粹但确实有力的方式,站在了她的身边。 她拿起那枚桦树皮小盒,指腹摩挲着上面象征着光明的火神纹样。盒子里空空如也,却仿佛盛满了她此刻复杂的心绪——对故乡的眷恋、对目标的坚持、对现状的妥协、以及对那个提供港湾的男人日益加深的、难以言喻的依赖。她轻轻合上盒盖,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吹熄了灯。 黑暗中,她走向卧室。疲惫的身体渴望休息,而心中那份关于“归乡”的执念,如同被妥善收藏的种子,深埋在冻土之下,进入了漫长的、等待时机的冬眠。此刻,她只想在这暂时的港湾里,积蓄力量,等待下一次启程——哪怕那启程的方向,依旧模糊不清。尾形的身影,如同港湾中那座沉默的灯塔,在黑暗中投下一道稳定却复杂的光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