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816 (第2/2页)
萧语晗忙张口应下。赵长卿也不是蠢人。鲁王谋逆被处死,鲁王府得以保全,全仗着帝后那点仁慈之心。母子三人的命运如何,也全在帝后一念之间。赵长卿轻声说道:“今日皇上下旨,母后惊喜之下,晕厥不醒。不过,这等事一传出宫,免不了有无事生非的小人嚼舌,对帝后声名不利。”“其实,母后前些日子便有些不适。外人不知,我们妯娌几个总是知道的。若有人敢胡言乱语,我第一个便容不得。”果然是聪明人。这是主动要为帝后“背书”了。谢明曦目中闪过一丝笑意:“三嫂所言极是。”……俞太后吐血昏迷之事,就这么被压了下来。传出宫外的,是俞太后病了数日,今日病症加重。鲁王妃闽王妃皆领着儿女进宫伺疾。宫中的明争暗斗,帝后和太后的面和心不和,早已是众人心照不宣的秘密。帝后已经占了绝对的上风,俞太后“病倒”也成了理所当然。除了俞顾两家有切身之痛,那些依附的官员们,有不少已心生退意。甚至有些趋炎附势的,主动让家眷去谢家梅家走动示好。平静的表象下,不知多少暗流涌动。刘御史身为俞顾一党的中坚力量,也暗生悔意。奈何他战斗力太强,声名显著。便是想“弃暗投明”,一时也难调转枪头。索性告病,躲在刘府里养病不出,避一避风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刘御史这一告病,竟成了俞顾两党彻底溃败的开端。刘御史病倒后,还有几位官员也告病不出。很快,俞顾两党分崩离析。这些都是后话,此时暂且不提。朝务繁多,盛鸿在福临宫里待了一个时辰。俞太后还是没醒,盛鸿只得去了移清殿处理政务。谢明曦召了赵院使前来问话。“赵院使,一个时辰已经到了。”谢明曦神色沉凝,话语中透着冷厉:“母后为何还没醒?”赵院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额上冷汗如注:“微臣无能。请皇后娘娘开恩。”其实,赵院使心里也十分诧异。一众太医会诊,俞太后是怒气攻心,呕血昏迷。一碗清心宁神败火的汤药灌下去,又以金针刺xue急救,俞太后怎么着也该醒了。偏偏俞太后毫无醒来的迹象。谢明曦一改往日的“微笑随和”,厉声疾色,咄咄逼人:“你确实无能!枉母后对你器重信任有加!若无母后提携,你何来今时今日的地位和风光。现在你竟是束手无策,无法救醒母后!”赵院使:“……”听话听音,意在言外。能在太医院混迹多年,医术不算最高明,却做了太医院院使。赵院使凭借的便是善于揣摩上意的本事能耐。当年建文帝还在世时,俞太后暗中授意,令他向建文帝献药,并暗中承诺以院使之位。富贵险中求,他一咬牙一狠心应下了。后来,他果然平步青云,一举成为俞太后心腹亲信,做了太医院院使。谢皇后此时这番话,乍听是厉声训斥,细细一品,重点在“提携”二字。更重要的是,谢皇后并未当众召见他,而是令人将他带到了这处安静的偏殿里。一旁伺候的人,皆是谢皇后心腹。谢皇后到底意欲何为?赵院使心念电转,继续磕头告罪:“微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