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876 (第2/2页)
于略略舒展开来,憔悴的脸孔上也有了些许笑意。将手中的热粥吹温,送到俞太后口边:“母后张口。”俞太后听话地张口,将温热的粥喝入口中。昌平公主目中笑意深了些,一勺一勺,耐心地喂了半碗热粥。俞太后终于吃不下了,略略摇头。昌平公主拿起温热的毛巾,仔细地为俞太后擦拭嘴角。母女两个虽有心结隔阂,到了生死关头,一切恩怨都被放下。这些时日的朝夕相伴,倒是有了几分往日母女情深的模样。“母后,女儿让周太医过来,替母后诊脉。”昌平公主轻声说道。俞太后不再信任赵院使,这些时日,俱是令周太医诊脉开方。俞太后嗯了一声,目光一扫,不见赵院使身影,目光倏忽一沉:“赵院使人在何处?”昌平公主这才惊觉,似有半日未见赵院使人影了。神色也冷了下来,哼了一声道:“这个赵院使,自正午便不见了踪影。”“身为院使,这般疏忽职守,定要严惩不贷!”“母后先让周太医看诊吧!这等小事,女儿出面便是。”俞太后皱起眉头,心里莫名有些不安。身在后宫多年,对危险来临的警觉,几乎已成了俞太后的本能。此时,俞太后只觉心神不宁,似有大祸将至……“母后!”昌平公主见俞太后面色倏变,心里有些着急:“母后在病中,一定要宁神静心养病,万万不可多思多虑了。”话音刚落,门外便响起了嘈杂的脚步声。……自俞太后病了之后,整个福临宫都沉寂下来。这些时日,出入福临宫之人虽然多,个个轻手轻脚,从无人敢大声喧哗。这些脚步声,粗略听去,至少也有十数人。昌平公主又惊又怒,猛地起身:“是谁在门外喧哗?”一个熟悉的声音在门外响起:“皇姐勿惊,是我。”是盛鸿!昌平公主忍着怒火,走上前相迎。率先出现在门口的,果然是一身龙袍的天子。盛鸿年少时曾穿过女装,相貌俊美绮丽,更胜女子。如今年岁渐长,那份男女莫辨的美丽化为男子的英俊。象征着九五之尊的龙袍,给他增添了几分威严。此时盛鸿身着龙袍,神色沉凝,举手投足间俱是天子气度。便是看惯了盛鸿的昌平公主,心里也有些凛然。不过,在看到盛鸿身后的众人脸孔后,被压抑的怒火顿时又涌了上来。皇室宗亲里,有亲王爵位的淮南王河间王临江王都已死了,只余辈分最高的两个年迈亲王。其余七八个郡王,俱正值盛年。以汾阳郡王为首,皆是宗室里的佼佼者。可以说,这些人便足以代表皇室宗亲。“皇上前来探望母后也就罢了,为何还带了一众亲王郡王前来?”昌平公主身为俞太后嫡女,自要挺身相护亲娘。盛鸿没有出声,汾阳郡王上前一步,冷然道:“我今日前来,是有要事问责太后。昌平,你站到一旁!”天家也是家族。身份最高的是天子,掌管宗人府的却是盛家的家主。汾阳郡主一张口,昌平公主不能不让。昌平公主再迟钝,也惊觉事情不妙了,下意识地看了床榻上的俞太后一眼。病重的俞太后,在宫女们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坐了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