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920 (第2/2页)
藩王们私下多有联系,在收到朝堂动静风声后,立刻和各自交好的藩王紧急联系,商议对策。只是,藩地多在偏远之地,彼此通信传递消息并不便利。短时间内,全部联系上是不可能的。更遑论商议对策了。而朝中,已经有官员上了具体的削藩章程。阁老们没有赞成,也未反对,任由这些奏折呈到了圣前。盛鸿看过这些奏折后,并未批复,而是将这些奏折一起送进了内阁。让几位阁老一起看完奏折,再行议事。五位阁老花了半日功夫,将奏折一一过目。一时无人张口说话。过了许久,颜阁老咳嗽一声,低声道:“待会儿,皇上要召我等去移清殿议事。若问起削藩之事,我等该如何回应?”从天子流露削藩之意起,已有大半个月。这大半个月来,天子的手段一波接着一波,步步紧逼。他们几个阁老,各自心意动摇,低头让步是迟早的事。方阁老略一踌躇,低声说道:“大势所趋,我以为,顺着圣心便可。”方阁老此言一出,赵阁老率先松了口气,低声道:“我亦有此意。”接下来,就剩李阁老和陆阁老了。李阁老年纪老迈,头发渐渐稀疏,连带着下巴上的胡须也稀稀疏疏,只剩几根。就这几根山羊须,李阁老爱惜的很,每日捋得小心翼翼,唯恐不甚捋断了一根。大家都在看着李阁老,就连李阁老慢慢腾腾地捋啊捋啊……半晌都没吭声。方阁老等人暗暗翻了个白眼,又看向陆阁老。陆阁老沉吟许久,才张口道:“我等皆是臣子,身为臣子,自当听从圣意。”方阁老等人暗暗松了口气,再次看向李阁老。李阁老又捋了会儿山羊胡须,点了点头。……半个时辰后,众阁老至移清殿议事。整整两个时辰,这一场事涉大齐江山社稷的重要议事才结束。年轻力盛体力充沛的天子,依旧身材奕奕。几位肱骨老臣,却已呈现出疲惫之态。在天子留膳时,倒是没出言推辞。第二日,又是大朝会。此次,是众多年轻官员联名上奏折,奏请削藩。附议的官员占了朝堂上的半数之多。就连一直保持沉默的阁老们,也张口附议。天子在朝中下了圣旨。十余道圣旨,将在最短的时间里由宣旨使带去藩地。令大齐所有藩王在接到圣旨后,率领家眷,在两个月之内进京觐见天子。……第1003章进宫(一)十余道圣旨,在最快的时间里出了京城,去往各藩地。距离京城最近的藩地,也有半个月路程。最远的,日夜兼程要两个多月。待圣旨到了各藩地,藩王们还得收拾行李带上家眷赶赴京城。至于藩地的数千藩兵,自有随同宣旨使一同前去的年轻将领接手。如此算来,至少也要数月之功。现在正是阳春三月,待藩王们全部归京,怎么着也得是秋凉之际了。大齐藩王们在京城皆有府邸,藩王们进京后倒是不愁无处容身。天子颇为慷慨地从内务府拨了大笔银两,命内务府逐一修缮藩王府。如此仁厚之举,顿时博得百官们的一致称赞。敏锐有心的,窥出天子这一举动后的深意。天子这是要借着修缮藩王府的借口,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