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972 (第2/2页)
有起色,什么闭宫养病不再提了,来探病的人立刻多了起来。寒香宫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谢明曦和梅太妃之间的关系稍有起色。后宫略显紧绷的气氛,也随之缓和。过了几日,赵长卿特意来了一趟椒房殿。赵长卿已年过三旬,常年守寡之人,便是保养得再好,也如失了水分的鲜花。总有些寂寥凋败之感。貌美如花的赵长卿,眼角也有了细细的皱纹。赵长卿为人圆滑,行事周全,和谢明曦之间也算和睦。妯娌两个坐着闲话片刻,赵长卿也没兜多少圈子,很快道明来意:“……前些时日,我娘家的三房婶娘进了宫,想求我为保媒。”“三房堂弟,全名赵长临,在松竹书院读书。他在赵家这一辈排行第八,今年十七岁,身上有举人功名,打算明年下场春闱,搏个进士出身。也算年少多才。他人生的也算俊俏,且是家中幼子,最得长辈们欢心。”“我婶娘为他的亲事,着实cao了不少心。这看来看去,便相中了谢四小姐。”说到这儿,赵长卿顿了一顿,目光落在谢明曦的脸上。京城姓赵的官宦之家,少说也有七八家。其中最有名望的,便是赵长卿的娘家。便连赵阁老府也要略逊一筹。赵阁老的祖籍远在山东,在京城根基尚浅。赵长卿的娘家赵家,却是传承了百余年的世家。在京城盘根错节,出仕为官的男子足有二十余个。加上姻亲门生故旧,势力不容小觑。当年鲁王争储,身为鲁王妻族的赵家暗中出了不少力。鲁王被赐死,赵长卿领着一双儿女住进宫中。这些年,赵长卿和娘家的来往依然密切。赵家三房的嫡出幼子,品貌俱佳,又有举人功名。如此优秀出众的少年郎,在京城一众官宦世家里也是顶尖的。若不是谢家出了一个皇后,若不是谢柔曦是谢皇后的嫡亲胞妹,只凭谢家,委实有些配不上赵家。赵家求赵长卿亲自保媒,可见结亲联姻的诚意。……谢明曦永远是那副浅笑的模样,从她的脸上,根本窥不出真实的情绪如何。赵长卿打起精神,又笑着说了下去:“这一两年,去谢家提亲的人着实不少。谢尚书一律拒之不应,想来是要将四小姐在身边多留两年。”“婶娘相中了谢四小姐,又怕登门提亲被拒,便想着进宫来求我,央我从中保媒。只不知,谢家是否能相中长临堂弟了。”谢明曦眸光一闪,随口笑道:“四妹的亲事,自有父亲拿主意。我便是要赐婚,也得先问过父亲的心意。”没一口回绝就好。赵长卿立刻笑道:“这是当然。婚嫁之事何等要紧,关乎谢四小姐终身,焉能轻易定下。我今日来,也只是和你提一提罢了。若谢家有意,不妨找个机会,让他们相看一回。”“彼此相中了,再论亲事也不迟。”“若未相中,也无妨碍。只当我没提过此事。赵家绝不会在外乱言,更不会损及谢四小姐的闺誉声名。”谢明曦微微一笑:“二嫂说的是。既是如此,二嫂便耐心等上一等。”赵长卿笑道:“好,那我就等着弟妹给消息了。这也是我生平第一次保媒说亲,我也盼着能成就一桩美事呢!”然后,欣然起身离去。谢明曦送赵长卿出了椒房殿,待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