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52独发 (第3/3页)
/br>整个正院,都是老爷子老太太的地盘。原本正院就最大,是院中套院。不过,正院虽然大,但架不住家里长辈更多。李清源老两口,杜爷爷杜奶奶,杜仲义和杜季诚,还有翟明山老两口,肯定是要住正院的。李力找来的那些老师傅,到底都有本事。按照老爷们的喜好,用鹅卵石,木篱笆,青藤,花墙,再加上拆了一堵墙从西跨院单独隔出来那进小院,愣是拾掇出来四座院中套院的小院。原本高阔敞亮的正院,多了几道木篱笆,青藤,愣是多了一份雅致,少了一分空阔。东跨院是杜爹和杜妈他们住的地方,格局没怎么变动,到正院也只隔着一道垂花门,可是,夫妻俩住在整个东跨院真的显得有点空旷,没有正院那么热闹。西跨院被一间间收拾出来,全都当成客房。除了杜爷爷在角落里种的蔬菜,平时最显清净。前院是杜皓宇兄弟几个的天下,二十几间房子,全部被他们分割霸占!而后院,则是独属芽儿一个人的天下。后院本来就最小巧精致,比起其他几进院子的方正,显得多了苏派建筑的玲珑轻巧。再加上,周围零落有致的被李清源种上或花或草或树,更添一份天然的雅致。不过,最显眼的就是正院和后院的那个后花园。里面种的不是花草,这会,里面不是大白菜就是杜爷爷用简易大棚种的其他青菜。而角落那里,还用木篱笆围起来,还养了十来只老母鸡!至于原主人用来欣赏锦鲤残荷的小池塘,锦鲤没有一条,有的只有又肥又大的草鱼青鱼。原来该是五彩缤纷的后花园,在杜爷爷的打理下,明显成了杜家自给自足菜园子。除了水稻小麦之类的没种之外,秋天还能吃到呼的苞米,煮的毛豆。到了冬天,外面天寒地冻的,烤红薯明显成了老爷子老太太们的自得其乐。芽儿用了一天的时间,熟悉了自己的地盘,对自己房间的格局和各种小摆设显然爱的不轻。最让芽儿喜欢的是那间采光极好的书房,这些年淘换来的那些书分门别类的全都摆的整整齐齐。书房正中,挂着的是沈老爷子的字画。至于芽儿那时候的涂鸦,早被杜爷爷和杜爹抢着挂到自己房间了!有书房,当然少不了药房。尤其是那套一个小抽屉一个小抽屉的药柜,都打磨的圆润光滑,芽儿甚至能闻得到木头的清香。杜爷爷显然读懂宝贝孙女的欢喜,忍不住邀功,“芽儿,怎么样?这药柜可是爷爷自个亲手帮你打的!那些书是你李爷爷整理的,字画是沈老头送给你乔迁之喜!对了,院子里的那些花啊草啊的种子,是翟老头找的!不过呢,都是爷爷和你二爷爷他们种的!翟老头他舞刀弄棍还行,弄花弄草的,别说爷爷我了,他连你细胳膊细腿的李爷爷都比不上。”翟爷爷显然不满意杜爷爷只为他自个邀功,不过,杜爷爷讲的是事实,翟爷爷也无话可说。再说了,这节骨眼上,翟爷爷也不敢惹杜爷爷,谁让自己家就相中了杜老头的孙女了。杜爷爷见状对翟老头的识相也很满意,接着对芽儿补充道,“芽儿,你李爷爷说的那什么,居移气,养移体。是什么意思,爷爷不懂!爷爷只知道,咱家芽儿值得住最好看的院子!”作者有话要说:还是只有一句话,祝福灾区所有的人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