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38 (第2/2页)
受秦国官职,既然没有官职自然也没有俸禄,他当时完全是在打白工来着。后来还是吕安看不下去,硬是分了一笔钱给他,名曰顾问费这才作罢。 韩非家产不丰,他们家本来就是韩国的没落贵族,但随着韩王日益偏心以及国内争权夺势,小时候还能给他买来一头进口牛的韩非父母如今几乎都是靠着家里田产的供养,拿不出额外的钱给韩非。 他家小师弟也有老婆孩子要养,吕安哪可能真的让他打白工。不过后来吕安离开蜀郡的时候,韩非因为工作出色被李冰“雇佣”并未离开蜀郡,师兄弟几人虽有书信往来,但他什么时候进入了秦国官僚系统,吕安却是真的不知道了。 二人坐上马车,韩非笑了一下,将吕安走后的故事告诉了他。 当时突然听闻自己心爱的副手被大王抢走的李冰当时简直要哭出来,没有了吕安在后头给他兜底,他的好多计划都没办法顺利完成。 当时吕安被调走,新任郡丞的任命还迟迟不下,又有尉缭要征用民役建造大型攻臣,只有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在和几个留在蜀郡的学子商讨过后,李冰就自己上书请封李斯作为郡丞,居然还真的被同意啦。 李斯能力了得,上位不过小半月就接下了李冰身上的大山,然而不知道是秦王觉得李冰这儿的羊毛特别好薅还是蜀郡确实特别容易出人才,半年后,李斯就被调去了巴郡做郡守。 不光光李斯被调走,其余几个被忽悠到蜀郡来的学子居然也都被朝廷征用去他地了,这下李冰心理落差可不就更大了。 李斯走了之后蜀郡内政方面的巨大缺口靠李冰根本堵不上,纵然韩非能干,但幕僚能做的事和郡丞能做的毕竟不一样,有些事情还是只能由政府工作人员去做。 眼看着这位上司焦头烂额还安慰他,韩非最后还是叹了口气,他用李冰的口气写了一封奏书,然后递到了李冰面前请他用印。 自此,韩非便也成了蜀郡郡丞。 吕安听得张口结舌,若非韩非之前一直低调,加上他有口吃的毛病名声不显,他都要以为这一系列cao作是秦王要逼着他入仕来着。 转念一想,其实也不是没有可能。韩非口吃问题其实真的不大,甚至于在情绪波动不大的时候更是不明显,然而对于尊贵的韩国贵族来说,口拙这个却仿佛是完全不能接受的问题。 但是秦国,对于人才身上的一些小毛病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事实上站在吕安的立场上,他亦是认为秦国更适合韩非的发展。 韩非的好多思想完全就是走的法治之路,当然,比起商鞅那近乎处女座到了极点的法治,韩非的要稍宽松一些,但那也有限。 但无论是商鞅还是韩非,他们有一个想法是一样的,那就是法律之下人人平等。 商鞅当年在秦国变法尚且被人憎恨,何况是在韩国这种贵族宗亲勋贵治国的国家变法呢? 除非韩非能够遇到一个能够像秦孝公信任商鞅一样信任他的韩王,而那位韩王亦是要像孝公一样手握兵权,能够一力压下所有反对的声音,但那是不可能的。 现任韩王胆小短视,其手中权柄更是被朝中臣子瓜分,下一任的韩国太子又和韩非不太对付,哪怕上位后估计也不会任用韩非。 如此除非韩非能够笼络到韩国再下一任继承人或者找个和他思想一致的王子搞掉现在的太子,否则……真的很难。 而且就算他真能上位,要改变韩国估计也不太容易,韩国那个国家的官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