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功盖诸葛第一人 (第6/11页)
间的吐谷浑军事集团。 东面。是立都邺城的前燕鲜卑慕容氏政权。 南面。当然是以建康(今南京)为都的东晋司马氏政权。 苻坚与王猛,二人都没有苟安关中或偏霸一隅的想法,王猛的愿望是统一北方,为将来统一全国打好基础;苻坚则更雄心勃勃,志在混一六合,以济苍生。 君臣二人经过反复磋商,权衡利弊,最终制定的战略方针是:先稳定西北,使无后顾之忧;再争锋东南,以图大业。 通过政治、军事手段,到366年5月,前秦将匈奴刘氏部、乌桓独孤部、鲜卑没奕干部和拓跋部的代国,先后纳入帝国的版图。 同年7月,王猛亲自率军进攻东晋荆州北境诸郡,初战告捷,战果是,掠取了一万余户人口,这个直接添丁,比颁布三胎政策效果来的更快。 367年2月,王猛讨平羌族叛乱头目敛歧。 367年4月,王猛大破前凉国主张天锡军,斩首一万七千余级。继而兵不血刃,智擒原张氏部将李俨,夺占重镇袍罕(今甘肃临夏东北)。 外敌易攻,家贼难防。正在外战捷报频传之时,前秦发生了内乱。 367年10月,晋公苻柳据军事要冲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蒲州),起兵反叛。赵公苻双、魏公苻瘦、燕公苻武,也同时各据要冲起兵响应。前秦帝国在继桓温北伐后,遭受了第二次生存危机。这四公,加上2年前已被平定的淮南公苻幼之乱,并称“五公之乱”,堪称西汉“七国之乱”的缩水版。 前秦形势一片大好,这些苻家人为何要造苻坚的反?这得从苻坚上台的过程说起。 355年,前秦帝国的开国之君苻健病逝,“独眼太子”苻生继承皇位。生理有残疾的君王,往往心理失衡—我是你的老大,你却比我健全,不行! 于是,这位老兄在位的两年间,大肆屠戳,弄得群臣人人自危。357年,苻健弟苻雄的儿子东海王苻坚(论起来是苻生的堂弟),在王猛等人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杀苻生自立。 这样,前秦的帝位就由苻健系转入苻雄系。虽然苻坚诛杀苻生是顺应民意、为民除害、大快人心之事儿,但是,原先苻健系的王公们,也就是苻生的弟弟们却异常不乐意,主要不痛快点有两个。 一是皇位继承从直系转为了旁系,搁谁心里能痛快? 第二个不痛快点,则比较有意思,问题出在苻坚的职称改革上。苻坚改皇帝称号为“天王”,令苻健系的王公们大为光火,为何? 你改皇帝称号为“天王”,俺们原先这些个前秦的王爷们也只好跟着改,改成啥?只能改“王”的下一级成“公”!职称降级,在只能上不能下的官场,搁谁心里能痛快?! 其实,74军军长和整编74师师长是一回事儿,称呼上的差别而已嘛,张灵甫都能想的开,这些个皇亲国戚却想不开,着实令人无语。 王猛看到了症结之所在,力劝苻坚除掉这些个王位上的疥癣。苻坚却迟迟下不了决心,登基之后数年未采取任何削藩措施。他不动手,苻健系的王公们却没有闲着,他们,只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365年夏,原先臣服于前秦的南匈奴右贤王曹毂、左贤王刘卫辰(割据朔方)叛秦。这个刘卫辰声名不显,他的儿子日后却声震寰宇,他叫赫连勃勃,后叙。当年8月,苻坚亲征曹毂,派前秦第一猛将、建节将军邓羌讨伐刘卫辰。叛乱顺利平定,苻坚擒获曹毂,邓羌也擒获了赫连勃勃的老爸刘卫辰。 平定匈奴叛乱后,苻坚没及时回长安,暂时留在朔方,巡抚诸胡,安定人心。苻生之弟淮南公苻幼,认为苻坚远在朔方,长安空虚,机会已到,于是,秘密联系亲弟弟晋公苻柳、堂兄弟赵公苻双(苻坚的亲兄弟,不知怎么想的)起兵反叛。 没想到,苻幼不仅志向大,还是个急脾气,苻柳、苻双还没来得及响应,苻幼自己就兴冲冲从杏城起兵,奔袭长安了。结果,留守长安的卫大将军李威一迎击,就擒斩了苻幼,“五公之乱”中的“一公先乱”,被轻松平定。 尽管在第一次叛乱中,苻柳、苻双没有及时响应,可这种阴谋怎能瞒过苻坚的眼睛。然而,毕竟都是至亲血rou,苻坚隐而不问,将绥靖政策执行到底。 苻坚的宅心仁厚,并未令苻柳、苻双感觉心安。二人感觉,帝王对谋叛者们的屠刀,不存在用不用的问题,只存在何时用的问题,怎么才能彻底躲过屠刀?造反直至成功! 二人又串联上苻生的两个亲弟弟,魏公苻廋和燕公苻武,共谋再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