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六章 庶民的胜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庶民的胜利 (第3/4页)

竖起来了。那就是司马懿。等等,司马懿不是被父兄摁在家里韬光养晦吗?

    对,但是已经养够了。208年,北方局势已经基本明朗,袁绍父子四人都挂了,曹夏侯集团公司业务蒸蒸日上,此时的鸡蛋不用再分开选篮子了。三国时当公务员虽然不用考申论、职业能力测试,但是得有人举荐,单靠司马朗举贤不避亲肯定不行。没关系,司马家在曹夏侯集团还有一个大佬级的人物可作为举荐者。

    荀彧,曹夏侯集团的二把手。荀彧为何能举荐司马懿?因为,他是一个士族高门的掌门人。

    颍川士族。眼熟?对,司马懿的爷爷司马儁(音同俊),当年可是颍川的一把手。

    最终,司马懿,用了43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小秘书至帝国第一大佬的蜕变,冷眼看曹家人舞舞扎扎的折腾半个世纪,然后一杆清盘。

    直到贾充、成济把曹髦干掉,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还跑到大街上抱着这个青年傀儡皇帝的尸体嚎啕大哭;265年西晋代魏后,曹奂被贬为陈留王迁往金墉城时,司马孚拉着这位废帝的手涕泪横流“臣到死那天,也是纯粹的大魏之臣”。好一个大魏的忠臣!一个在249年高平陵政变时与亲侄子司马师一道屯兵控制京师、诛杀曹氏家族曹爽的曹魏大忠臣。

    过了16年了还在演?16年算什么。隐忍、面面俱到,粹炼内功、行稳致远,永远有所保留的积极付出,这就是河内司马氏、颍川士族历经三百年战火与政治斗争淬炼出的家族求生理念。

    然而,这个布局能力宇宙第一的家族在达到鼎盛后,也躲不过万物守恒、盛极必衰的宇宙规律。自司马炎坐羊车公开持证嫖娼开始,司马家就在走下坡路,成为抛物线上的那个顶点,也是拐点。之后,傻儿登基、丑媳乱国、八王之乱、五胡入华、衣冠南渡、刘宋代晋……

    曹魏灭了刘汉,司马家篡了曹魏,刘汉的后人刘裕再把司马家斩尽杀绝……天道循环。想想人类这种动物,真没意思。

    刘裕,为何迫不及待的将从数代开始就是傀儡的司马家族斩草除根?

    一是,年龄不饶人。刘裕篡位时,已57岁,在古代妥妥的暮年之人,而长子刘义符只有14岁,未成年。司马德文只有34岁,不斩草除根,自己百年后,谁坐江山?

    事实也是,刘裕杀掉司马德文的第二年,就去世了。

    二是,刘裕寒门出身,其反桓玄之所以成功,就是有赖于他的寒门身份深得广大百姓的认可,从而才一呼百应。因此,必须防范士族大家们扛着司马氏这面大旗重新整事。杀尽司马氏,可以奠定刘宋王朝寒门掌机要的政治格局,一举终结士族门阀专政的时代。

    刘邦带领一帮杀狗的、吹箫的、基层政府写材料的,缔造了第一个由草根阶层建立帝国-西汉。423年后,他的已沦落为卖草鞋的第19代孙子,带着一帮杀猪的、卖水果的,缔造了蜀汉政权。又过了近200年,他的又一个沦落为卖草鞋的第22代孙子,又带着一帮草根,灭了灭亡蜀汉的晋,缔造了刘宋政权。老刘家,就是一个不断草根-至尊-草根-至尊的传承传奇,魔幻不?

    诸多司马氏族人为躲避屠杀,改姓逃难,如今的司、同、仝、冯等姓氏,很多即是司马氏改姓而来。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知,曾经的皇室大姓司马氏,如今人口只有2.8万。“游竺权逯,盖益桓公。万俟司马、上官欧阳”,就是在宋版的《百家姓》中,司马也只排在第410位,比万俟(音莫其)这个敕勒族的生僻姓氏,排名还低。

    司马氏的后世名人,也已几乎看不到,什么?司马夹头?那是他的江湖浑号,他的真姓是干勾。反而司马改姓后倒有些名人,譬如,仝晓燕,原青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