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喋血河阴 (第2/5页)
恶语伤人六月寒,良言一句三冬暖。高欢对段长的鼓励终生不忘,日后高欢掌握了魏之朝政,追赠段长为司空,并提拔其子段宁为官。这是后话。 北魏北方六镇大乱后,高欢先后投靠杜洛周和葛荣的起义军。528年,高欢脱离杂牌起义军,经朋友刘贵介绍,投奔尔朱荣。 高欢之于尔朱荣,类前世的石勒之于刘渊,后世的段祺瑞之于袁世凯,这点后叙。 第三大金刚:敕勒族人贺拔岳。 贺拔岳又名阿斗泥,神武尖山(今山西朔州)人,算是个官二代、富二代,父亲贺拔度拔是武川镇的豪强。 贺拔岳能左右驰射,骁勇过人,在家中排行第三,大哥贺拔允,二哥贺拔胜,皆万人敌。父子四人曾参加镇压破六韩拔陵起义,后转投尔朱荣,为别将、都督。 一家子土匪。 第四大金刚:鲜卑族人慕容绍宗。 慕容绍宗是前燕第一名将慕容恪之后,北魏恒州刺史慕容远之子。此人寡言少语,深沉有胆略。他与尔朱荣有点亲戚关系,尔朱荣是慕容绍宗的从舅子。 北魏北方大乱后,慕容绍宗携家眷投奔尔朱荣,尔朱荣深待之,视为股肱。 慕容绍宗是侯景的天然克星,这点后叙。 第五大金刚:敕勒族人斛律金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敕勒歌》,据称就是斛律金所做所唱。 敕勒人最早生活在贝加尔湖附近,匈奴人称其为丁零,鲜卑人因其使用车轮高大的车子,称之为高车。 斛律金性格耿直,善于骑射,还有一个绝活。 战场上,他观察一下地面,就可以判断出敌军的远近;望一望飞尘,就大致知道敌军骑兵、步兵的数量。这是非长期打仗积累不下来的经验。 斛律金的大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落雕都督”斛律光,关于此人后文有叙。 羯、汉、鲜卑、敕勒、匈奴,尔朱荣的这支部队,堪称多民族联军。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尔朱荣的一生,似东汉的董卓,又像后世的朱温。 他崛起的过程和早期的董卓、后世的朱温极为相似---三人都靠帮朝廷镇压起义起家。董卓镇压的是黄巾军,朱温镇压的是黄巢起义,尔朱荣镇压的则是六镇起义。 进京的缘由与董卓惊人的相似—宫廷内乱。 东汉灵帝末年,十常侍之乱,外戚、大将军何进召率董卓率军进京,结果引狼入室。 尔朱荣是如何进京的? 魏孝明帝元诩继位为帝时,年仅5岁,随着年龄渐长,其对权力被胡太后剥夺深感不满,对胡太后yin乱后宫的行为也很厌恶,帝后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胡太后朝廷中党羽势力强大,孝明帝需要军队的支持。环顾全国,他选定了一个自以为可靠的人,就是尔朱荣。为何单单选定尔朱荣?因为,尔朱荣是他的岳父。 岳父?乱世之下谁都靠不住。孝明帝显然忘记了当年董卓事件的教训。 机会来了!在晋阳的尔朱荣接到密诏后大喜过望,立即率侄子尔朱兆、高欢、贺拔岳等人兵发洛阳。 骑兵队走到上党时,突然又接到孝明帝的密诏:别来了,回去。 正纳闷,尔朱荣又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孝明帝死了。 孝明帝时年18岁,正是试翼的鹰隼、啸谷的乳虎,怎么突然死了呢? 打听死因,是被他的亲妈胡太后和干爸郑俨给毒死的。毒死自己的亲生骨rou,胡太后另立了3岁的皇族元钊做皇帝。 经过孝文帝的剧烈的汉化改革,到胡太后的折腾,北魏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主要分为三大股:既得利益者、失落者和乱世投机分子。 一.汉化改革既得利益者。 这帮人主要是首都洛阳的汉化文人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