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3章:前往乌山郡治水 (第1/3页)
次日,李长安召集众人, “按照原定计划,诸位今日前往各郡收集卷宗。” “另外,封不疑、宋思仁,你们着重整理乌山郡卷宗。” “曾世才注意汇总赈灾银粮取用情况。” “宛川受灾最严重,得到朝廷的赈灾银粮倾斜也最多,数目必须清点清楚,切不可出现任何纰漏。” “辛苦诸位了。” 一众南巡镇抚司主事和司务,纷纷抱拳行礼。 待众人离去。 书房内只剩下了封不疑和宋思仁。 “参议大人,我们还是要去乌山郡吗?”宋思仁不无担忧地问道。 乌山郡牵扯的范围实在太广,万一出现问题,李长安将要承担极大的压力。 李长安说道,“先去查一查什么情况。” “那里毕竟是燕水入宛川的源头,如果根源不能控制,我们之前做的所有努力,都很有可能前功尽弃。” “我们只研究如何治理水患,其他的不去管,问题应该不大。” 宋思仁还想说些什么,但被封不疑扯了扯,“是,我们即刻去办。” 说完,封不疑拉着宋思仁离开了书房。 宋思仁不解问道,“你怎么就应下来了?不再劝劝参议大人?” “但凡出一丁点问题,参议大人好不容易闯出的这副大好局面,就全都要没了。” 封不疑拽着宋思仁往外走,“参议大人决定好的事情,什么时候变过?” “他连镇抚使的意见都能反驳,连三品大儒的面子都不给,参议大人真要做的事,谁拦得住?” “况且大人也说了,只是治理水患,不过问其他事情。” “你我尽心去做,这半年多来,参议大人何时出过差错?” 宋思仁无奈摇头,“我也是担心啊。” “说是治水,但怎么可能只有治水这么简单?” “牵一发而动全身,到时候很容易就会引发三县县令的忌惮。” “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三县百姓大多愚昧,只听县令的命令。” “届时一个处理不好,就怕会引发其他动荡。” 封不疑拍了拍宋思仁的肩膀,“走吧走吧,少说点话……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家伙这么喜欢叨叨叨?” “我一直以为曾兄才是最喜欢唠叨的人。” 宋思仁直接送了封不疑一肘子,“滚,我和曾兄擅长动脑子,你就是个莽夫。” “莽夫?老子文道差了?”封不疑差点就蹦了起来。 “呵呵,看看你的文法就知道了,恨不得拿着烧火棍就冲上去,哪里有半点文士风采?”宋思仁不屑轻笑,然后加快脚步离开。 书房里, 李长安在纸上梳理乌山郡的事宜。 其一,朝廷与乌山郡的历史恩怨,牵扯到朝纲。 其二,三县内部是否存在敌对情况? 其三,三县赈灾。 其四,治理水患源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