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八章 浮马行(15)(2合1还账) (第3/7页)
我统揽兵权……郦子期当时就能困住。” “我不是这个意思……”司马长缨喟然长叹,试图再言,却终究做罢。 就这样,到了傍晚,于叔文部率先抵达龙山城。 第二日,于叔文部出龙山城继续向东,而汇集了随后来汇合的赵光部后,司马长缨也率部进入龙山……当晚,便出现了一次sao动,司马部与赵部的士卒们太累了,拒绝再行安营扎寨,纷纷不顾军令,进入龙山城安歇。 而这一次,司马长缨并没有过分追究。 不过,城内缺水复又导致军中秩序更加混乱起来,第二日,折腾了许久,部队方才成列……很多军士,都趁机藏在城内的残垣断壁中,不愿意出来。 赵光还想找,司马长缨只是不做理会,因为前后哨骑来的清楚——前方的于叔文虽然攻克了几个小寨子,但依然没有遇到东夷人的主力,也依然没能获得像样的补给补充,而与此同时,后方那几路大军却并不见踪影。 至于此时的部队数量和粮秣,司马长缨见惯了行伍的,早已经有了估算——原本理论上有三万甲士的两部,此时能有两万就不错了,而所带粮食,更是只有七八日。 此时是四月中旬。 换言之,距离渡过落龙滩不过十余日,中路军前方主力就陷入到了一种前后多段脱节,补给不足,军心涣散,士卒疲敝不堪的地步。 部队继续前行,又走了一日,这一日,前方于叔文部的零星交战已经非常多了,周边的东夷哨骑、修行特骑也渐渐多了起来,多年的军旅生涯让司马长缨敏锐的意识到,东夷人要反扑了……因为他们已经察觉到这支部队的狼狈和虚弱,必须要立即动手,然后才好抽身去对付从海上过来的南路军。 果然,战斗出现的比想象中的要快。 或者说,军心沦丧的大魏精锐中路军比想象中的还要不堪一击。 隔了一日下午,也就是司马长缨与自己儿子约定的第三日时间刚刚过去,他的本部与赵光部正在田野上从已经烧光的村庄旁辛苦行军,刚刚前方道路上还只是往来不停的哨骑和许多无端掉队歇息的军士,忽然就变成了大股溃军…… 事实证明,什么都比不上士气低落和厌战。 司马长缨一问才知道,前方于叔文大部根本没有来得及与东夷人交战,只是哨骑探知了更前方出现了东夷军的主力,东夷人似乎要进行大举反扑行动,然后趁着于叔文亲自率精锐亲兵向前验证军情时,离家数千里的关西屯军们就立即就好像得到了等待已久的信号一样,自行在原野上崩溃,并向后逃窜了。 而且,卷动了司马长缨部与赵光部。 最少还有两三万规模的大军抛弃辎重、弃甲曳兵,自相推搡踩踏,疯狂往来路逃窜,甚至内部爆发了武装冲突。 赵光大惊失色,赶紧尝试去阻拦控制,而司马长缨却与一群心腹亲兵沉默着立在了道旁的小丘上,坐视大军如山崩。 对这一幕,他早有觉悟。 而且说句良心话,救了也没用……不如让这些人自己逃,早点逃来得好。 大约又过了半个时辰,于叔文才带着部分精锐狼狈折返,立即寻到了司马长缨,与之汇集起来。 二人相对,于叔文率先喝骂:“司马相公,你就这般放任吗?” “你自先崩了全军,如何怪我?”司马长缨冷笑不止。“左右无久,不如让他们尽量逃一下……前方到底如何?总不能是疑兵吧?” “前方是真的……”于叔文强压不满,勉力来对。“郦子期亲自来了,还有东夷国姓王氏的大旗……青龙军、金蛙军、赤凤军、黑罴军都到了!” “那便是打起来,也不是对手。”司马长缨平静以对。“除非我们有十二万齐头并进的精锐甲士……我就更坦然了。” 于叔文冷笑不止,便要呵斥,却猛地回头。 原来,东面忽然间战鼓隆隆,一面奇怪的金色青蛙旗帜赫然出现在远方视野中,俨然是有不知死活的东夷人贪功冒进,不等大队,自行追了上来。 “是一面副旗,不是主将,最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