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8章 交州人人奔小康  (第2/2页)
就是一户年收入6000,缴纳税额818起步,到东汉末年达到巅峰约五成。    沉重的赋税,以及世家豪族的巧取豪夺,才是击溃自耕农经济的罪魁祸首。    刘芒为此,打算从交州开始进行自己的试验。    这里的百姓,受到士族荼毒不深,还没有被所谓的“孝”和“礼”所束缚。    加之交州如今存在的士族,还没有形成颍川士族那样的庞然大物,刘芒还能够对其进行肢解和干涉。    “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    上好的“良田”亩产10石,亩产约860斤,这是天下公认的高产水平。    邓艾深知,交州的土地未必能做到如此高产,所以他与刘芒进行粗略计算。    预计每亩地,能够生产三石,折合257斤!    刘芒表示,他只收取三分之一,剩余能够多打的粮食,全都归农民所有。    黄山读到此处,不由地又看向众人表情。    以往大家种地,那是为了生计,以及沉重的赋税。    无论是吴巨,还是士燮统治苍梧,大体都会沿用东汉的税收制度。    这就导致大部分土地,其实都被世家豪族吞并,自耕农上缴的赋税少之又少。    更多的农民,并没有所谓的生产积极性,不过是行尸走rou,勉强度日罢了!    “将军!多打的粮食,当着能够归我们所有么?”    “公子……一言九鼎!”    邓艾代为回答,他惊讶于刘芒的大胆。    这分明是与大汉公然唱反调!    口税,算赋,田租全都没有!    邓艾感慨万千,若是他年幼生活在交州,恐怕也会家有余钱,能够送他去读书吧!    等等!    邓艾突然意识到,公子在下一盘大棋,而他的屯田就是最基础的一环!    家家户户有余粮,能够让粮食价格稳定!    加之交州之地,甚至能够做到一年三熟!    即便不去刻意收粮,百姓手中的粮食囤积过多,甚至会以低价卖给官府!    而有了钱的百姓,自然愿意送他们的后代去读书!    “公子!大才!”    邓艾激动地紧攥双拳,在所有人还在纳闷这等赋税前所未闻的时候,刘芒已经走出了迈向盛世的坚实一步!    “汝等,可愿遵照公子所说?”    深知交州亩产的屯田兵们,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我等愿意支持公子!”    “今日得知公子高义,我愿号召更多的人前来当兵!”    “寡言将军,您这里还收人么?”    寡……寡言将军?    邓艾一脸黑线,这交州之人,果然不懂教化,说黄山是话痨就算了,凭什么说他邓艾寡言?    “可……”    “多谢将军!”    郡守府邸。    刘芒奋笔疾书,吕绮玲则在旁为其扇风擦汗。    “文长!大姐头还有如此娇羞的一面?她竟然像个女人!”    “幼常,你再多嘴,小心大姐头向你丢暗器!”    马谡这才发现,吕绮玲似笑非笑。    马幼常只能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