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6 民国记者的风骨 (第3/5页)
,说起来还真是讽刺,这团长带着一重军官们,竟是亲自赶赴过来,迎接一名女记者。 这要说心里没鬼,怕是都没人相信。 士兵带着那沈记者从不远处走来。 沈文月穿得很素净,淡雅,再加上前些日子下着雪,还没有融化,整个人站在雪地里,倒颇有些相融的感觉。 气质也很独特,亭亭玉立的那种。 她留着没有过肩的短发,显得整个人精炼实干,但是一眼瞧过去,当她站在这里的时候,还是有一种不太相符的感觉,就像是把一个优雅的千金大小姐,丢在了满目疮痍的战场上的感觉。 根本不是一个色调。 在民国时期的记者,有西装革履的洋务派记者;有青衫长袍的改良派记者;还有穿着中山装的标准派记者。 眼前的沈文月就是最后者。 正如民国时期,记者、学生、文人们喜欢追求的中山装的风尚:精明干练,合理实用,对称凝重,美观大方。 此刻在沈文月身上,就完美地体现出了这些气质。 “卢团长,不好意思,可能又要占用您一些时间了!” 沈文悦开口,这已经是她第三次来二五一团进行实地考察采访。 卢多贤忍着心中的怒火,尽量在脸上挤出一抹笑容,说道:“应该的,沈记者,你有什么想问的,想说的,就只管开口,卢某知无不答。” 沈文月笑道:“卢团长,是这样的,前两次过来,我采访过您,您对于当时在太原城与日军交战的过程,描述的很精彩。 但是我觉得要把我们国军部队抗日的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宣扬出去,仅仅是采访将领还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我的意思是,想要采访采访底层的军官,还有士兵们。 请他们说一说当时在这场战斗中,他们的心理状态如何,是抱着什么样的信念与日寇拼杀,又是如何进行作战的。” 卢多贤:“……” 心里头气的想骂娘。 前两次采访,他为了编造那些作战的过程,已经有些精疲力尽了。 这要是换做其他人来,他可不放心,万一露出点儿马脚来,那可就麻烦了。 眼前这小娘们儿竟然还要采访士兵。 这些士兵们嘴笨,当时参与作战的时候,更是只顾着一路逃跑,弄不好就说漏嘴了。 想到这里,卢多贤哪敢答应让沈文月去采访士兵,连忙义正言辞地说道:“沈记者见谅,我这些士兵们呀,嘴笨,除了会打仗,好些个连话都说不利索,你去采访他们,多半要让你失望了。” 沈文月道:“卢团长放心,哪怕咱们战士们只是说上只言片语,一两个字眼也成,我想大家想看到的也正是这种由我们士兵身上表现出来的朴素和真实,这是最能打动民心、激励抗战的真实情怀!” 卢多贤:“……” “没别的,我们二五一团能打胜仗,全赖全体官兵们令行禁止,拼死作战,指挥官下了命令,士兵们奋勇作战,对,就是这样的。” “采访士兵什么的,我看就不必了,士兵们还要训练呢,没有时间。” “卢团长!” “一营长,说好的这个点去你们一营视察,别愣着了,沈记者,不好意思,先失陪一下。” “来人,这天寒地冻的,给沈记者弄一盆炭火过来,找人好生陪着,别让沈记者在外面冻着。” “是!” 卢多贤说完,面对沈文月的继续追问,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