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章 成了画中人  (第2/3页)
人去吗?”    “也可以。”    “一个人会孤独。”    “孤独挺好。”    “不孤独也挺好。”三花猫直盯着他,想了想,“三花娘娘跟你一起去。”    “三花娘娘不困吗?”    “不困的!”    “……”    宋游脸上微笑已挂了一会儿了。    下山之前定然难以想象,这么一只小小猫儿,竟能给他这么多温暖。    好像也确实没有别的理由了。    就连家中的钱都被她藏在老鼠洞里去了,昨晚还带他去看了看,藏得很深。    “那便谢谢三花娘娘了。”    “没事的。”    “三花娘娘嘴角怎么多了一点红?从哪儿染上的?”    道人微笑着,伸出手想替她擦掉。    “三花娘娘刚吃了一只耗子。”    “……”    道人默默把手又收了回来。    一盆饼还剩三四张。    带在身上,中午也吃它。    道人很快挎上褡裢,关门出游。    穿城而过,往东城门而去。    出了东城门,地势看起来与西城门差别很大,远处有许多大山,山顶隐约可见烽火台,虽然还离得很远,可已能看见满山的杏花了,将这连绵的大山都染成了杏花的白粉色。    一条黄土路通往远方。    如吴女侠所说,果然有很多人去城外赏杏花,尤其春闱结束不久,许多学子都还留在长京,这些学子既有雅兴,又有空闲,三五结伴,成了出城赏花的主要人群,一路都是他们谈天说地的声音,不乏疏狂大笑者。    无需辨路,跟着人群走就行了。    猫儿迈着小碎步,走在前头,只在停下来等他的时候,才张开嘴打个呵欠,又晃一晃脑袋,保持清醒。    “三花娘娘困了吗?”    “不困。”    “到长山还要走一会儿,要不三花娘娘到褡裢里来吧。”    “好~”    宋游取下褡裢,放在地上,猫儿就乖巧的钻了进来,任他提起。    这褡裢也是前几天才在长京做的,并非缝在被袋上的那个。不过相差不多,这个褡裢有两个兜,一个兜用来装些铜钱和随身小物件,另一个兜便用来装三花猫,可以说是为了接送她而特制的。    道人慢慢向前,赏着春光。    猫儿很困,却也把头从褡裢里伸出来,眯着眼睛打量世界,时而仰头看道人一眼。    一路除了学子们,也还有不少士人,乃至女子,已婚未婚都有,有的有随从跟着,有的只是几名女子结伴出行。    也可窥得几分大晏的开放。    记得月初时来长京,虽然已然开春,但未过惊蛰,路边野草仍是去年冬天留下的枯黄色,如今再出城走一趟,接近春分,已是满目春山。    停下脚步时,已到长山脚下。    杏花开得最好的这座山,就叫长山,也是从城门口看去最高的那座山。    从长京到长山有二十多里路。    出城踏春赏花的人,赶早出发,带上行囊悠悠闲闲往长山走去,刚好中午找一片草地铺开布巾,坐着吃点东西,喝点小酒,赏花吟诗,到下午的时候正好回到长京城,过完这个时代美好的一天。    也是因为长京士人文人都爱去长山赏花,前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