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十余万大军【求订】 (第2/4页)
r> 杨一清看了一众人一眼缓缓摇头道:“若非是朝廷严令不许擅动的话,本督早就派人去平定安化王叛乱了。只可惜我等的职责更重,却也只能暂时将安化王之事放在一旁。” 卢明身为参将,在大厅之中也算得上是一号人物了,闻言不禁道:“天子已经派了威武大将军李桓率领大军前去平叛,也不知这位威武大将军到底有几分能力,是不是可以平定安化王叛乱。” 不同于李武这些曾与李桓一起踏平壶里部、黑河部的将领,诸如卢明这些边镇将领其实从心底里是瞧不上李桓的。 哪怕是李武等将领对李桓赞不绝口,可是卢明等人却是不信李桓有李武等人所说的那么厉害,他们只相信自己亲眼所见,至于说别人口中的话,他们是不怎么相信的。 因此卢明提及李桓平叛的时候,言语之间带着几分轻视。 李武轻咳一声道:“卢将军,威武大将军亲自出马,安化王叛乱大可不必担心,料想威武大将军抵达之后,叛乱旦夕可定。” 看了李武一眼,卢明淡淡道:“希望如李将军所言吧。” 此时延安府知府林方圆只是淡淡的瞥了李武、卢明等几名将领一眼,捋着胡须向着杨一清道:“总督大人似乎颇为担心鞑靼人进入庆阳府同安化王汇合!” 杨一清轻叹一声道:“本督从不担心鞑靼人进入宁夏之地,宁夏之地贫瘠,鞑靼人得不到什么好处,只要朝廷缓过功夫来,调集兵马,足可以将鞑靼人驱逐出去。” 说着杨一清神色一正看了众人一眼道:“也正是因为如此,历来鞑靼人入寇,鲜少会选择以宁夏边地为突破口。可是这次达延汗却是汇聚十余万大军于析都城,其目的昭然若揭,那就是进入庆阳府,汇合安化王。” 林方圆忽然之间眼睛睁得大大的,脸上满是惊骇之色颤声道:“大人的意思是说鞑靼人会支持安化王称帝?” 称帝一词一出,顿时大厅之中所有人为之哗然,脸上皆是露出惊骇之色。 大明立国上百年之久,上百年来,大明的统治早已经深入人心,没有多少人想过改朝换代之事,尤其是他们这些依附于大明王朝的官员。 这会儿林方圆陡然之间说到鞑靼人会支持安化王称帝,这性质可就大大不同了。 要知道安化王造反那也只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而已,虽是造反,却也不敢称帝。 但是如果安化王真的得到了鞑靼人的支持的话,那么他未必就不敢称帝啊,一旦称帝,那性质可就变了。 都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大明王朝只有一个天子,然而一旦安化王造反称帝,必然会造成极坏的影响,甚至会动摇民心。 单单是安化王自己,绝对不敢称帝,然而如果是鞑靼人支持,安化王十之八九是要称帝的。 一想到这点,在场所有人都是官场中人,他们比谁都清楚一旦安化王称帝,后果将会如何。 李武、卢明等武将脸上皆是露出怒色,纷纷抬头看向杨一清。 至于说以林方圆为首的一众文臣也一样看向杨一清。 杨一清脸上满是凝重之色道:“本督最担心的就是这点,无论是安化王造反还是鞑靼人入寇,其实都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造反可以平定,鞑靼入寇可以驱逐,可是一旦让两者合流,不管是想要平定安化王还是驱逐鞑靼,其难度都将增加十倍之多。” 卢明皱眉道:“该死的,安化王他不会真的同鞑靼人相勾结吧……” 这话就是卢明自己都不信,不然的话他说话的时候也不会这么的没底气了。 李武忽然之间道:“朝廷不是已经派了威武大将军平叛了吗,这会儿若是不出意外,威武大将军应该带人进入了宁夏才对。” 说着李武看向杨一清道:“总督大人难道没有威武大将军的消息吗?” 杨一清缓缓摇了摇头道:“前几日的确是收到了大将军的消息,只是已经有数日没有消息传来了。” 林方圆身为文臣,在先前由李桓所主导的那一番大清洗当中,其前任便是被李桓给砍了脑袋,而他也是被中枢抽调调派而来,牧守一方。 林方圆既然是自京师而来,对李桓并没有太多的好感,尤其是得知天子竟然将平叛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李桓这么一个没有多少统兵经验的人手中,林方圆就更加的对李桓厌恶了。 因此在听了李武还有杨一清的话对话之后,林方圆冷哼一声道:“依林某之见,陛下就是不该将如此重任交给李桓手上,若是因为他李桓而导致安化王造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