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尾语和总结 (第2/11页)
r> “你小子总算是开窍了,不错不错。我就知道你肯定藏了一手,没想到你藏了这么多?” “老师,我过几天就要离开京城了,去沙漠那边。” 周济民没有多说,仅仅只是沙漠两个字,顿时让段学复的笑脸瞬间僵硬了一下。 但很快就恢复了过来。 相比老老实实的做理论科研,搞科研项目创新,才是国家当前急需的。 就是沙漠那边的环境,那么差,那么艰苦,周济民能忍受得了吗? “老师,您可别门缝里看人啊,我怎么就不能吃苦了?我家以前也很苦的好不好?” “你以前苦不苦,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段学复摇摇头,接着道: “沙漠那么艰苦的环境,你要是坚持不住,就给我写信,我拼了这张老脸,也要把你拉回来。” 老段的话,让周济民很感动。 感动之余,又觉得难受。 这老家伙,肯定是想让他回来继续做理论研究,唉。 仔细一琢磨,老段这话,可能目的不是那么纯粹。 或许这就是激将法吧。 毕竟年轻人都爱面子,肯定不乐意给老段写信,求老段帮忙的。 周济民摇摇头,把这些想法全扔脑后,“放心吧,老师,就算我真的想回来,那也是完成事情之后,才回来。当逃兵可不是我的风格。” 没等段学复欣喜地想要夸赞他,就又听他说道: “再说了,别人不知道我的实力,老师您还不知道吗?有我在,不管什么项目,那都是火车头的作用,火箭的速度。” 火箭的速度? 段学复嘴角抽搐,但终究没有继续说什么了。 他想要吹牛,那就让他吹吧。 反正到时候打脸的,是他自己。 辞别老段之后,周济民便又去了一趟文津街。 华老对他的辞行很是开心和赞扬,表示到了沙漠那边,好好干。 鼓励了一番,还送了一本书给他。 没在文津街待多久,周济民转身就去了隔壁。 隔壁是一处衙门。 门口,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正百无聊赖地看着站岗的两位士兵。 一直找士兵说话,可士兵却一言不发,不动如山。 刚巧碰到准备进门的周济民,便连忙打招呼。 “您好呀,您是要进里面吗?两位士兵叔叔说了,没有准入证,不可以进哦。” “您也好,谢谢您的提醒。” 周济民没有想那么多,只是道了句谢谢。 便拿出自己的工作证给士兵。 左边的士兵看了看,又对照证件看了看周济民,然后便放行了。 戴着眼镜的他,身上的学者气息还是很浓郁的。 这衙门本来就跟科研有关的部门。 进出都是有文化的人。 看到士兵作出放行的手势,周晓白不开心了。 连忙拉着周济民,指着士兵说道,“为什么他可以进去,我不能进?” 士兵根本不开口,懒得搭理她。 又不是不认识,周晓白的父亲就在里面呢,士兵们怎么可能不让她进去呢? 她就是在里面呆着无聊,跑出来找他们逗趣儿呢。 “请你松手。” 皱眉的周济民,不想惹事,但语气没那么客气了。 “我就不!” 十三四岁的周晓白,叛逆着呢。 “她能进里面吗?” 周济民看向两位士兵,看到他们点头,二话不说,直接把周晓白抗了起来。 这可把她吓了一大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