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四十一章,62小镇和万小华(求订阅) (第10/10页)
是,一个班里面,有学习好的同学,自然也有成绩差的同学。 其中一位坏得脚底流脓的刘大头,就打起了周淑晴这份工作的主意。 可想要把这份工作拿过来,哪有那么简单啊? 第一,这可是周母留下来的岗位,就算轧钢厂升级为红星公司了,可这些资料是没有丢失的。 第二,周淑晴还在京城呢,就算刘大头用了不光明的手段,把工作搞到手了,只要去领导那边一告,准没戏。 第三嘛,毕竟同班同学,这么搞的话,事后被发现了,刘大头还怎么做人? 综上,犹犹豫豫的刘大头,跟自己的好朋友赵有才吐槽了几句。 没想到赵有才这次居然真的出了一个大招。 两人狼狈为jianian,合伙把这事儿给办漂亮了。 关于刘大头提及的三个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 简单来说,那就是先把当事人周淑晴弄走。 只要周淑晴不在京城,那工作还不是任由他们俩随便摆弄? “怎么把周淑晴弄走?”刘大头脑子笨,赵有才这次脑子开窍了。 突然想起来,街道办最近在号召那些待业在家的青年,前往广大农村地区就业。 其实街道办也是没有办法。 由于城里越来越多的待业青年,这些无业游民,严重扰乱了治安管理。 派出所接收到的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桉件,与日俱增。 调查结果显示,就是城里的待业青年太多了,这些人无所事事,出来闹事也实属正常。 虽说红星公司等京城周边的工厂,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 但在人多力量大的这个年代,待业青年,简直不要太多。 除了城里的待业青年,附近城郊的青年,也纷纷长大了。 这些人也不想一直待在农村啊,都想进城。 别管进城容不容易,起码进了城,把户口落下来了,想办法吃上国家粮,这就足够了。 前几年,农村大饥荒的年代,他们这些农村年轻人,也是再也不想经历了。 众多青年齐聚在城里,能不出事吗? 于是,街道办只好根据上级领导指示,张贴了青年下乡的招工启示。 赵有才和刘大头两人便按照这个,直接帮周淑晴报名了。 街道办的办事效率很高,没多久就把这事给落实清楚了。 当时,周淑晴都是懵的,想要反抗?不想去? 门都没有! 联手把周淑晴坑走之后,赵有才和刘大头两人便托人找关系,把工作岗位给转出来。 从此之后,周母的工作岗位,便不再是周家的了。 要说这事应该没那么容易办好,但不管什么年代,有钱能使鬼推磨,有关系,照样可以处处通行。 接着两人又把工作岗位卖给了其他人,事后三七分账,完美。 两人之所以没有要工作,那也是怕被秋后算账啊。 刘大头跟周淑晴同班了三年,多少知道一些后者的家庭情况。 听说她大哥很牛逼,是北大老师。 不管真假,反正不能得罪。 此事的详细情况,万小华当然不是很清楚。 但她大概听说了是刘大头突然变得阔绰了起来。 同一所学校的学生,又是高考结束,免不了多聚一聚。 于是,万小华听说这事后,聪明的她就有所怀疑。 便把这事告诉了丁秋楠。 丁秋楠知道后,差点没气晕过去。 要知道,周济民离开之前,可是叮嘱过她,要看好家里。 没想到,还是没看好。 而且还是靠邻居,才知道事情的大概。 否则,还不知道周淑晴到底招惹了谁呢。 周济民听完之后,很生气,但事已至此,只能从长计议。 “万小华,那你又是怎么来这里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