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合院有个家_第一百五十三章,一顿输出猛如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三章,一顿输出猛如虎 (第7/10页)



    “鼠标、存储器等配件,甚至是中央处理器,都可以交由其他厂进行制造,只需要把这些配件运到沙漠里来组装好即可。”

    供应链的模式,从现在就可以开始了。

    沙漠这个地方,虽然环境恶劣了一点,但真的非常适合做科研。

    因为这里几乎是世外桃源一般,除了西伯利亚冷风之外,外面其他的风,基本上都不会吹到这里来。

    这就是为何,周济民从一开始,就想着好好建造这里的原因。

    毕竟在这里干科研,真的太爽了。

    不管,供应链的模式,华老不赞同,老林也觉得不保险,然后这事就这么黄了。

    既如此,电脑厂应不应该建在沙漠,或者准确来说,应不应该建在62小镇,又重新拿出来讨论了。

    脑瓜子嗡嗡叫的周济民,二话不说,直从自己的挎包里拿出了一沓资料。

    “领导,这就是我想要把电脑厂建造在62小镇的理由。优缺点我都列得十分明细了,并且相关技术资料,也都做了说明,你们请看吧。”

    没办法,说服不了老林和华老,这事估计得黄。

    组建一台超级电脑,需要耗费多少钱,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他已经在资料里说清楚了。

    让领导们去头疼去吧。

    62小镇已经有了上百亩的菜地,明年将会更多。

    并且通过循环养殖的模式,让小镇实现自给自足的目的。

    以及在百公里外的几个村子,也开始了循环养殖的模式,到那个时候,62小镇也能提前实现吃rou自由了。

    他还不信了,有这样的发展,到时候还吸引不了人才?

    等明年春夏之后,赶紧弄一批水泥厂、石料厂等等,总之要把62小镇的外部环境搞好,科研项目才能更加顺利地进行。

    老林和华老等人看着这些资料,直接无语了。

    不就是把之前的事重新给规划了一下嘛,唯一有价值的,也就是扩大太阳能发电厂的规模,以及相关技术资料罢了。

    而这些技术资料,其实也不是什么颠覆性的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周济民为了把电脑厂落户在62小镇,耍了个心眼而已。

    看得差不多之后,老林便问周济民:

    “你不是特别想回京城吗?咋还拼命把电脑厂往沙漠这里推呢?”

    为什么?

    他当然是想回京城啊,但相比这个,他也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尽量减少损失。

    62小镇这里远离内地,只要没风吹过来,那就可以躲着,悠然自得地继续科研。

    就算事不可为,也可以尽量保全下来。

    毕竟大风想要从外面刮进来,也能在风来之前,把东西给保存好。

    那么什么东西才是最珍贵的呢?

    技术?

    科研产品?

    不,都不是,而是这些千千万万的科研人员,他们才是最宝贵的东西。

    只要保证人才不外流,才能在未来,上演王者归来。

    “领导,您是不是没有认真看我呕心沥血写的文件啊?”

    周济民故作失望,诧异道:

    “我是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如果可以的话,我当然巴不得把电脑厂直接建在京城。”

    “但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现实啊,现阶段来说,电脑是科研项目的辅助工具,它还不具备推广开来的条件。”

    “除了军工企业、科研单位之外,其他的工厂,就算想买电脑,也买不起。”

    再说了,现阶段可是计划经济时代,电脑这种超时代的高科技产物,适合放出去吗?

    不适合,也不可能放出去,甚至一点儿风声都不能漏出去。

    那么,基于保密考虑,还有比62小镇更适合的地方吗?

    内地,包括京城在内,都不够保密。

    就像758工厂一样,处在深山老林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