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合院有个家_第一百五十四章,挡箭牌、军大衣、谈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四章,挡箭牌、军大衣、谈话 (第10/10页)

  等同于再造一座城市。

    毕竟建造如此多的工厂,聚集几千上万的科研人员、部队和工人,跟一座小城市,俨然没有什么区别了。

    那在荒芜人烟的沙漠,建一座城市,有这个必要吗?

    这是想复制楼兰古城吗?

    电厂扩大之后,消耗的水资源与日俱增,一旦地下水用完了,怎么办?

    水资源枯竭的问题,不能忽视,难道要建造一条人工河流吗?

    还是说把城市丢弃?

    这些都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周济民听完之后,撇撇嘴,沙漠的地下水资源有多丰富,他有一个大致的猜测。

    就算很储存量很少,周济民也有办法解决。

    有空间这个作弊器在,只需要他多来几次,从内地运输澹水到62小镇,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了。

    再说了,他还查过资料,百公里外的雪山,每隔几十年,就会爆发一次洪水。

    特别是夏季的雨水跟雪山的雪水一起,肯定可以灌既方圆几百公里的沙漠。

    这也是为何62小镇的地下水丰富且可以喝的原因,因为这些水都是从雪山流下来的。

    他空间目前只有上百亩,全部装满水的话,运一次,足够供应62小镇好几年的用水需求了。

    “领导,说这个我我就得好好说道了,您应该还记得毛乌素沙漠吧?”

    这个地方,老林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从1959年以来,大西北这边就对毛乌素沙漠地区进行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

    在这个年代,这样的大工程,可谓是影响甚远的百年大计工程。

    “你说这个毛乌素沙漠,跟62小镇那个地方,可完全不同啊。”

    老林对这片地方还是很了解的,毕竟他为此参加过好几次会议,跟专家也了解过不少。

    毛乌素沙漠在千年之前,本身就是一片水草肥美,风光宜人的上好牧场,更是曾经匈奴民族世代聚集的地方。

    而62小镇,已经存在上万年了,更久远的历史,已然不可考据了。

    所以两地完全不具备可比性啊。

    这就是为什么国家支持改造毛乌素沙漠的主要原因,要不然,塔里木盆地的面积更大,国家为什么不直接搞它呢?

    “领导,您说的这些,都是客观事实,可62小镇的地下水存储量,到底如何,您怕是不知道吧?”

    “你知道?”老林诧异地反问,也来了兴致。

    周济民嘿嘿一笑,用无比肯定地语气道:

    “那是当然了,我先卖个关子,领导您还记得62小镇西南方向百公里外的雪山吧?”

    记得个毛线,百多公里外的地方,谁特喵的看得见?

    人类rou眼最远可见的距离,就是四十公里而已,上百公里的地方,谁记得?

    62小镇本身就是地处沙漠和戈壁滩之间的地带,环境恶劣,但又不如沙漠中央地带恶劣。

    西南方向的雪山,应该是属于昆仑山脉的支脉。

    由于太远了,老林也没有去看过,只是听当地人提起过。

    “那领导肯定还记得当地人曾经说过,沙漠也曾下过雪,更是被洪水淹没的事吧?”

    听到这里,老林顿时坐直了身体,严肃了不少:

    “你是说?”

    “对,62小镇的地下水,就是这么来的。”周济民微笑点头,接着继续道: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yeguoyuedu】

    “沙漠就算有洪水,以3000毫米的蒸发量,最多不超过一周,滔天洪水也会被蒸发掉。”

    “除了被蒸发的水,还有大部分水被渗透到地下存储起来了。而沙漠并没有植物,这些水当然不少减少,只会增多。”

    “所以,领导,您知道为什么62小镇附近的地下水可以饮用,其他地方不可以了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