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合院有个家_第一百六十一章,该喝药了(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一章,该喝药了(求订阅) (第2/10页)

 私人的住宅,在很少新建的楼房、没有多月空置房子等普遍情况下,哪来的房屋交易呢?

    就算有房子交易,价格也普遍在几百块到上千块钱不等。

    但是,在小岛这边呢,房子的价格已经飙升到了几万块钱。

    几万块钱啊,在内地都可以买一辆小轿车了。

    出现如此高的楼房价格,也跟当时的背景有很大关系。

    从54开始,从内地迁移到小岛的居民剧增,也带去相当多的资金。

    在60年代初期,人口就增加到300万。

    随之而来的是工业经济的腾飞,在过去七八年的时间里,小岛上的制造业工厂数量便从2944家增加到了8941家。

    财富的积累以及人口的迅速增长,加上房地产商推进的“分层置业”和“分期付款”模式都导致了小岛战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所以,在此期间房价的涨幅是很惊人的,在尖沙咀商业区,地段较佳的商铺在1954年一年,房价就翻了一倍。

    与此同时,普通的基层劳工月薪约200元起,当送货司机已有300元月薪。

    有需求、有资金,就算一套房子几万块钱,只要老老实实打工四五年,存够一万块的首付,也可以买房了,月供也只需要400多而已。

    只要夫妻两人都勤勤恳恳地工作,每月家庭收入在700到1000元,还是问题不大的。

    像这个时期,有不少警察都是贪污成风的,一名刚当上警察的人,不出一年半载,就能全款买一套房了。

    就说那些小商贩,那更是夸张了,反正赚钱速度不说堪比小轿车,起码也是摩托车的速度了。

    徐梅她们发现,小岛的房价不仅贵,而且管理也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成立一家小公司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没有公司的话,单纯的个体,徐梅她们哪敢自己登门收租啊?

    万一碰到了意外,岂不是更惨?

    所以,她们直接成立了一家小公司,雇佣了七八名员工。

    这样一来,那确实简单多了。

    然而,这件事并没有结束。

    公司成立不到三个月,就有两名员工私自搞出了阴阳合同,坑了徐梅她们一把。

    这事儿说起来也赖徐梅她们自己。

    在京城的时候,徐梅怎么说也是红星集团公司管理层的领导之一了,主管财务处。

    因此,她自觉对公司的运营制度还是比较熟悉一些的。

    所以,成立公司没多久,便放心地把公司交给员工打理,她就只需要负责查账就可以了。

    毕竟房租这些都是固定死的嘛,一般不会又太大的涨幅。

    但是,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嘛。

    小岛经济日新月异,三个月前的房租,跟三个月后的房租,压根就不一样。

    而员工察觉到老板只是查账,平时很少出现在公司,也更不会去租户那边走动。

    得,那就动了歪心思了。

    就算一套房子的房租,三个月才涨五块钱,可是公司怎么可能只有一套房子呢?

    那可是好几栋房子啊!

    更别说还有商铺了,商铺价格变化更大。

    因为这玩意儿是市场最前沿,可能今天隔壁开了一家蛋糕店,把客源抢走了,后天又再更远的地方开了一家茶餐厅什么的,又把客源抢走了。

    这样下来,不出几个月,商铺附近的人流量就被隔壁街道给抢走了。

    如此一来,商铺不赚钱,还不得想办法?

    所以,正是因为有这些情况存在,员工也跟着市场价格走,跟商户重新签订合同。

    然后呢,汇报给公司的合同,不仅没有涨价,反而是降价了。

    理由就是商家觉得店铺不旺,赚不到钱,要是不降租的话,那就换去别的地方。

    徐梅她们才刚来小岛,也不怎么经常出门,所以哪懂这些呀?

    被骗了的徐梅,还傻乎乎地夸赞员工们工作勤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