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九章,倒霉蛋和小算盘(求订阅) (第5/8页)
得很舒服。 他这一笑,不得了,让周济民也没能绷住,直接哈哈大笑起来。 于是,大家全都笑了,只有周秉良一人哭得很惨很可怜。 烈日下,枝繁叶茂的大树底下,周秉良扯着嗓子嚎了一会儿。 在他父亲的帮助下,疼痛感是消散了,可他却觉得自己很丢脸,十分没面子。 这种被打脸的感觉,真的很不爽。 特别是他很喜欢的米小白,也在旁边看着呢。 “好了,别喊了,早就不疼了。” 周济民好笑地看着小家伙,拍了拍他的小脑瓜子,笑眯眯说道,“以后长点心吧,别说风凉话了,知道吗?” 小家伙忙不迭地点头,可怜巴巴地问,他的嘴巴还肿吗? “肿啊,跟猪头似的。” 哇地一下,周秉良马上又哭了,他不敢摸他的嘴,只是觉得有异常,不能正常的合拢嘴巴。 所以,肯定很肿。 “小娴,小怡,你们哄哄他,爸爸去采蜜了。” 把小屁孩丢给两个女儿,周济民拍拍屁股就离开了。 被蛰的地方已经消肿了大半部分,并且也不疼痛了,这种治疗速度,已经非常惊人了。 王震家这边的蜂巢,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蜂巢所在的蜂箱是养蜂人打造的,里面凝结了一个巨大的蜂巢,金黄色的蜂蜜溢出蜂巢,***在外面,十分的诱人。 周济民看过蜜蜂,就是普通的野生蜜蜂,但酿造出来的蜂蜜质量却很高,让他有些眼馋。 虽说他空间里也有蜂蜜,甚至蜂蜜也比眼前的要好。 但是,有一说一,空间里的蜂蜜是他从外面抓紧空间里面,繁殖开来的。 可是,不知道是空间里,花的种类不够还是蜜蜂本身的问题,酿造出来的蜂蜜,甜度太高,块头却不如眼前的蜂蜜。 并不是说蜂蜜越大就越好,某些方面超过一定范畴,也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出于想要养出好蜂蜜的目的,周济民便一边帮着采蜜,一边跟王震旁边的几个养蜂人聊了起来。 多是请教,偶尔也说几句自己的养蜂心得。 后世,关于养蜂是有很多技术书籍的,在今天之前,周济民也认为那些技术书本是非常有用的。 但,跟几位养蜂人交流过后,他倒是觉得,尽信书不如无书。 几位养蜂人都是祖辈传下来的手艺,曾经是辉煌过的。 房山这个位置是非常不错的,虽然地处北方,但四季分明。 从春夏开始,到冬天来临之前,房山里的植物,基本上都会经历一轮花开花落。 大白梨、桃子、苹果等果子,在房山随处可见,这些果子的形成,都离不开蜜蜂的辛勤劳作。 有这么多充足的花蜜,经过养蜂人几代的传承和培育,现在的蜜蜂跟之前已经有大不同。 放在解放前,房山产出的蜂蜜虽然不多,但价格是京城地界最贵的一档。 “在过去,我们祖辈养的蜂蜜,都只是进贡到宫里的,你根本不可能在外面买到一滴。” 听着养蜂人颇为自豪的话,周济民若有所思地点头。 “是这样的,我想要两箱蜜蜂,带回去自己研究,可以吗?” 其实,他可以不问自取,毕竟漫天飞舞的蜜蜂,他可以非常轻松地收取,而且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但,这很不礼貌。 再说了,他更想要的还是技术,而不是蜜蜂。 尽管眼前的蜜蜂是几位养蜂人,经过几代人培育改良得来的优质蜜蜂,带回空间之后,应该就可以自我工作,酿造出他想要的蜂蜜。 可,不要忘记了,房山才是最大的宝藏。 而相比这些,如何管理、如何培育蜜蜂,这是系统而漫长的技术,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 就好像是南方的袁老,改良杂交水稻,看似非常简单,实则难如登天。 没有几十年如一日的毅力和坚持,哪有后来亩产八百公斤的杂交水稻? 上一辈子,周济民还记得,当时他父亲还吐槽,每年都要买杂交水稻的稻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