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一章,砒霜、马钱子、奇葩(求订阅) (第2/8页)
就是喜欢这些有的没的。 “要你管?”关玲翻了个漂亮的白眼,高兴的嘴角都快咧开了。 “既然到了成衣区,那就买几套衣服给你家人吧。” “不要了,我家里不缺衣服,每年公司发的工装,除了我自己穿的,剩下我都拿回家了。” “你可真是名副其实的扶弟魔啊。” 周济民没忍住,讽刺了一句,关玲却没有听出来,依然在絮絮叨叨着她家里的事。 她说她父母对她很好,当初她能顺利完成初高中和大学的学业,全是她父母的支持。 虽说她弟弟不如她聪明,成绩更是稀巴烂,但是父母对她的爱和弟弟对她的支持,却是毫无保留的。 所以,她才会如此不顾一切的帮助家里。 听完之后,周济民自己也沉默了。 他忽然想起来,现在这个时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是非常严重的。 尽管街道办等单位一再强调男女平等,妇女的半边天,但落实到个人身上,可就太难了。 因此,关父一家能真正一视同仁,甚至是对待女儿比对待儿子还要好,这一点,是很多家庭做不到的。 更别说,关家还是在农村。 要知道,广大的农村地区,思想保守更严重。 甚至,在信息极为发达的后世,周济民也都听说过,有些偏远地区的农村,还讲什么“有客人来访,女人和孩子不能同桌吃饭”的陋习。 可想而知,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有很多精髓值得我们去继承,但有些糟粕也应该撇除、摒弃。 关家如此有爱,关玲的“扶弟魔”也就解释得通了。 “你不用替我省钱,我的钱多着呢。”周济民摇摇头,不顾关玲的阻扰,硬是让售货员拿了好几套衣服。 这年头的衣服,普遍肥大,有个大概的尺码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非常精准的码数。 再说了,就算不适合,家里的妇女都是裁缝小能手,剪裁出合适的衣服,那太简单了。 “对了,你们家有缝纫机的吧?” 现在的结婚三件套,二八大杠、手表和缝纫机,但不是一般家庭能买得起的。 不过,关玲的工资高,应该给她家里买了缝纫机才对。 果然,她点点头,表示前几年她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就买了。 “成,没问题,那就这几套衣服吧。” 周济民手脚麻利,很快就把钱和票递给了售货员,然后把衣服一把塞进关玲的怀里。 “走吧,你先回家里去,我回家打电话去。” “好,济民,谢谢你。” “说什么呢?快回去吧。” 从百货商店回来之后,周济民看了看客厅里正襟危坐地写作业的几个小屁孩,没有拆穿她们努力的装模作样,摇摇头又转身离开了。 来到厨房门口,他对黄小花道: “小花,我还得出去一趟,不确定什么时候能回来,如果家里来客人了,你帮着招待一下。你决定不了的事,那就记下来,对了,要是街道办和派出所那边来人,要接李晓芬和米小白她们,那就让她们走,知道了吗?” 后者点头表示听清楚了,并且还重述了一遍。 家里拢共就这点事儿,自然不会让她浪费多少精力。 安排好家里的事,周济民便出门去了。 此次关家遇到的事,真的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但对于农村人来说,这就是天大的事了。 在城中兜兜转转了一个多小时,等他从城门出来的时候,已经大变样了。 他骑着一辆从没在京城出现过的普通二八大杠,身穿非常普通的军绿色短袖和大长裤,鞋子却是油光锃亮的黑色皮鞋。 一条没有任何标识的卡扣皮带,相当的潮流。 虽说只是扣在裤头上,但却十分显眼。 很陌生的一张脸,梳着大背头,再加上他这不一般却又很普通的行头,回头率却非常高。 没办法,虽然短袖和大长裤非常普通,但很新啊,质地看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