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合院有个家_第一百八十九章 ,周晓白、贾张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九章 ,周晓白、贾张氏 (第5/8页)



    “走,向山顶出发!”

    早在明清时期,皇家就在香山营建离宫别院,每逢夏秋时节皇帝都要到此狩猎纳凉。

    香山也是历史的见证者之一。

    不管世事如何变幻,每年秋季的时候,香山都会准时绽放属于这个时节的美。

    从一九五六开始,香山就成为了人民公园。

    自此,每年来香山游玩的游客,都是络绎不绝。

    周济民带着好几个小孩登山,令很多同行登山的市民啧啧称叹。

    小金鱼她们健步如飞也就算了,周清娴她们几个小家伙不甘落后就让人很惊讶了。

    更别说周秉良和周晓白两个才两岁的小家伙,腿短走得慢,但却是坚持自己走,连许一鸣想要抱他们俩,都被拒绝了呢。

    客串摄影师的周济民和老三两人,一路帮忙拍照。

    这年代还是交卷照相机,就是有些麻烦,不像数码相机,随时拍随时删。

    五百多米高的主峰香炉峰,就是现在周济民他们登的山路,也是最多人攀登的山峰。

    一路上,游人络绎不绝,男女老少都有,玩闹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历经三个多小时,总算是攀登到临近山顶的位置了。

    到了这个地方,孩子们总算是累了,满头大汗地坐在山路上歇息。

    “都吃点东西吧,喝点水,歇一会儿再上去。”

    此时的山顶,人也蛮多的。

    大部分都是老头老太太,还有初高中的青少年,以及小学生。

    反倒是像周济民这样的年轻人,不多。

    时代特色嘛,二三十岁年纪的人,基本上都在工作呢。

    加上这年代又没有双休,所以这个年龄段的人,一般是不会出现在鬼见愁的。

    歇息之后,众人继续往上攀登,终于很快登顶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金鱼才背了第一句,来娣和盼娣、周清娴她们就跟着一起背了。

    连压根儿就不懂的周秉良和晓白两个小家伙也跟着一起喊。

    周济民就在一旁,举起照相机,把这一幕拍了下来。

    有意思的是,附近几个中学生也跟着背了起来。

    嗯,重复背诵!

    家长们都觉得很新奇有趣,笑看着这一幕。

    因为背着背着,小金鱼她们就开始背其他诗了。

    一开始,那几个初中生还能跟上,但很快就跟不上了。

    他们只能干瞪眼,因为小金鱼背的是李白的诗篇。

    将进酒等长篇诗,而不是易学易背诵的短篇。

    周济民只是笑眯眯地看着,什么也没说。

    老四一开始也还能跟上一起背,后面也跟不上了。

    到了最后,就剩下小金鱼一人在背诵了,盼娣和来娣她们都只是敲边鼓而已,几乎是跟不上了。

    主要是小金鱼的记忆力最好,盼娣她们差一点。

    至于周清娴她们几个小的,大部分都没学过,能背几首诗词已经十分不错了。

    四周围了不少人,大家都在看稀奇,也有不少孩子崇拜不已,想加入进来。

    又过了十多分钟,小金鱼这才因为口渴,结束了诗词背诵。

    被这么多人围观,她也是过了一把出风头的瘾。

    在山顶玩了大概一个多小时,补充了营养和水,这才下山。

    就算山顶的风景很美,但看久了也会腻。

    下山就快很多了,基本上没怎么停留。

    回到家的时候,孩子们还意犹未尽。

    不过,丁秋楠听说这件事后,顿时不乐意了,表示下次她休息也要去逛一逛。

    对此,孩子们表示很开心,周济民自然没有意见。

    进入月底,靠近周淑晴和许一鸣两人的婚礼日期,布置婚房就成了最近主要忙碌的事情。

    “小娴,你看看帮我检查一下,看看大家有没有写完作业。”

    这天上午,周济民来检查作业,却懒得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