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五章,出道即巅峰 (第5/8页)
> 可这小说的开篇,跟他写的小说完全不同。 或者说,并不太像他写出来的小说架构。 并且,段落划分、文字等也相对更加精炼简洁,行文十分流畅,期待感也很足。 老练! 再次看完其他几本小说,金庸不得不感慨,没人能挡得住苹果日报的崛起。 不管是免费策略,还是这些报纸质量,全都是小岛最顶尖的,就算卖两毛钱一份报纸,愿意掏钱购买的人,也会很多。 其他报刊也陆陆续续拿到了苹果日报的报纸,看完之后,也是瘫坐在椅子上,满脸惨澹。 没办法,苹果日报的质量太能打了,这怎么黑啊? 硬着头皮泼脏水,除了让读者皱眉、恶心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估计还有再帮苹果日报反向宣传一波的作用吧,毕竟黑红也是红啊。 道理很简单,所以没人乐意这么做。 而在全港开始讨论苹果日报这个今日头条的时候,周济民已经换上华老板的马甲,再次来到唐楼,跟金斯利等人进行谈判。 这一次,他并没有跟这些外商面对面谈判,而是坐镇后台。 首先谈判的是金斯利,李忠凯和郭厚德等人一起出席谈判,双方都来了不少人呢。 所以,就这个架势来说,今天肯定忙坏了。 毕竟除了金斯利之外,还有万迪集团等七八家机构,全都是迫切想要跟大华公司进行谈判,然后拿到合作的机构。 大屏幕技术可能很难获得,但是合作生产、或者拿货什么的,总归是可以的嘛。 然鹅,一开始的谈判,郭厚德他们就咬死了,技术是不可能卖的。 合作建厂倒是没问题,但只能在内地建厂,并且还有众多条款进行限制。 如此条款,就算合作建厂之后,能不能把获益的资金从内地转移出来,都是一个大问题呢。 所以,谈判一开始,就让金斯利很想死。 可大屏幕就跟泡过毒药的蜂蜜似的,很有诱惑力,就算有毒也不愿意放弃。 “就没有其他合作方式了吗?” 金斯利在思考,在挣扎。 他背后的资本体量还是差了一些,要不然真没必要害怕。 内地一穷二白,但十一年前,可以把丑国为首的联合军队,从长津湖赶跑,实力可见一斑了。 加上内地近几年,技术革新很强,超过很多国家了。 如此看来,必定有利可图啊! 但,一个重大的决策,哪能轻易点头呢? “没有,目前就只有这一个办法!” 郭厚德胸有成竹地说道,态度相当的强硬,没有丝毫的让步。 其实他内心还是有些惴惴不安的,必定他还是害怕失去了金斯利这个大客户。 前几天的谈判过后,在昨天,金斯利就过来签订了一个五百万双儿童鞋的大订单。 按照三块钱一双的出货价,这是一笔一千五百万的大订单,绝对有得赚! 可这个合作方案是领导层面决定的,周济民做了微调,得到了领导的点头,才定下来的。 当初,周济民提出卖技术来发展内地的计划,还是搁浅至今。 主要是僵局很难被打破,而不是领导们不愿意。 何况,电脑等技术,全都是科研工作者辛苦工作的成果,不能贱卖了。 再说了,这些技术就是内地跟老外谈判的资本,自然不可能随便拿出去。 所以,周济民提出的在内地合作建厂,或许可行。 试运行的话,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最重要的还是内地需要获得发展,而不是像之前跟老毛子的合作一样,落得一地鸡毛。 金斯利闻言,表情痛苦地揉了揉那张脸,表示先不谈了,再等等吧。 谁敢这么做? 先问问背后的资本,到底要咋办再说吧。 随后,跟万迪集团等多家机构的谈判,也差不多,没人愿意踏出第一步。 在幕后的周济民,听完之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