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30章 夷陵之战(52) (第1/2页)
李异、刘阿本无战心,至于手下这几千人马,他们也顾不得许多。 因为这些军卒,有一大半是被家人招降过的,几乎都心怀异心,时刻威胁自己的安全,与其留在身边,不如让他们投降刘备。 这些军卒虽然没有胆量主动攻击李异、刘阿等人,但让他们与刘备军拼命显然不行,才一交手就出现了溃散的情况。 很多人为了保命,都弃械投降,到处乱哄哄的,阻碍了张南、冯习军前进。 这种情况,早在李异的意料之中,他与刘阿两人,各领数百亲信卫士,乘乱杀开一条血路,扬长而去。 等张南、冯习收捕降卒以后,尾随追杀到宜都界口,他们早就与孙恒合兵一处。 张南冯习只偶遇数千人马,不敢轻举妄动,回军秭归。 秭归城门大开,两人小心翼翼,先派小股军队进城哨探,知道已经没有江东军防守,这才占领城池,飞马向吴班报捷。 吴班得了捷报,非常高兴,有了破城之功,这下子他可以扬眉吐气了, 吴班领先锋之印,并不名正言顺。 因为他是张飞的副将,又是刘备的小舅子,这才顶替了死去的张飞成为先锋。 虽然并没有人提出异议,但那些资深将领见到他,看向他的目光,不乏嘲讽,几乎让他抬不起头来。 自出川以来,吴班虽然立功心切,但他更害怕出错,一路谨慎行事,加上刘备在荆州的威望很高,军队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一路进军顺利。 当地的世家大族,虽然拥有不少私兵,但他们摆明了态度,要坐山观虎斗,两边不得罪。 所以,吴班的先锋军所到之处,各大世家望风而降,兵不血刃,而且还主动提供军资军粮。 直到秭归县城,才遇到李异、刘阿的抵抗。 但因为各处关隘、世家堡垒,都已经投向刘备,并不影响吴班军队向前推进。 吴班不敢冒进,在秭归城没有攻陷之前,他只是派出小股部队,在宜都边界处巡视,很快探知孙桓在宜都界口下寨之事,但他不敢擅自行动,飞奏刘备定夺。 刘备已经领兵离开白帝城,听说秭归城已经被吴班拿下,非常高兴,加速前往秭归。 本来,刘备自己领军前来,孙权怎么也得露个面。 在战场上,刘备要痛斥他背信弃义的无耻行径,让他颜面尽失,以解心中之恨。 谁知道,孙权自己不敢来,却派侄子孙恒前来迎战。 不管孙权这么安排是什么用意,但刘备认为没有得到孙权应有的重视,心中非常不满,发怒道: “量此小儿,安敢与朕的大军对抗!” 刘备不能自降身份去迎战孙恒,就想把这战胜孙恒的功劳送给先锋吴班。 吴班率领的是张飞亲自训练的一万阆中军,战力强悍,但与孙恒的近三万大军对战,还是兵力不足,想要再给他调配一些军队。 刘备还没有拿定主意,帐下的关兴听说江东军的统帅是孙权的侄子,惹得刘备不高兴,关兴心里一动,觉得是自己立功的机会到了,就站起来对刘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