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名人的特权以及航空材料院的邀请 (第3/4页)
朱建荣来了一趟。 计算机学院的院长陈庆华也特别跑了一趟,和罗大勇谈了很久,确定他是完成了研究,然后说了一番鼓励的话。 综合楼办公室里忙作一团,总是人来人往的。 王浩看着一个个的教授、主任、领导,有点儿感觉是小题大做,即便是完成很大的研究,也不至于这样吧? 当看到学校的副校长,特别来一趟鼓励罗大勇,王浩扯着嘴角对张志强说道,“这有点夸张了吧?” 张志强的反应倒是很平淡。 他满是羡慕的看向罗大勇,随后扭过头说道,“一点儿也不夸张。” “这才是完成大成果的正确打开方式。” 他说的还用力的点点头,表示对自己看法的绝对坚持,“你那种默默就发表了论文,才是不正常的。” 朱萍和颜静也凑过来,对张志强的话表示认可,“没错。” 颜静跟着点头,“确实是这样。” “……好吧!” 王浩发现自己站在了办公室的对立面,也朝着罗大勇竖了个大拇指,“你很棒!” …… 罗大勇的成果闹得轰轰烈烈,但实际上,成果也是有王浩一份儿的,他坚持要把王浩并列一作,不行的话就让王浩当通讯作者。 王浩还是同意了。 虽然绝大部分研究都是罗大勇做出来的,但关键的临门一脚是他踹出来的。 另外,论文上有他的名字也是有好处的。 比如投稿。 学校里一些教授、主任之类,都给了罗大勇一些建议,有的说是参加学术会议做报告,有的说是投稿顶级杂志,王浩根本不需要什么建议,“你直接投稿《数学新进展》,通讯作者写我的名字,我和那边打个招呼。” 这就是‘名人’特权。 《数学新进展》刊载过王浩的两篇论文,包括《阿厅常数存在的有界性论证》,包括《梅森素数的判定函数猜想》。 经过两次的合作,王浩认识了审稿编辑、审核编辑,他打个招呼就能快速审核,因为论文本身的含金量很高,审核以后,发表的速度也会很快。 这就排除掉了投稿莫名被刷下来的情况。 有些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是这样的。 当看到不知名人士投稿了顶级研究,根本不看内容直接就刷下来,因为类似的投稿有很多,大部分都是错误的论证,若是一篇篇的仔细看过,就纯粹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论文的作者上加上他的名字,再给《数学新进展》的编辑、审稿打个招呼,只要没有什么大问题,就可以等着发表了。 至于写论文之类的工作,就完全是罗大勇自己负责了。 王浩对这个研究兴趣不大,复杂性理论是罗大勇的研究领域,而他专注的领域是解析数论。 时间已经到了学期末。 学期末还是有很多工作的,比如上报下学期的课程,王浩特别跑了一趟理学院,确定下了两门课程。 一门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重修课。 有很多本科生会挂科,没有正课的下个学期就会有重修课,王浩决定帮老教授分担教学压力,就直接接手了一门重修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