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 这里最缺少的就是数学家! (第3/4页)
> 王浩对信息学的学生要求也不高,绝大部分人都是平庸的,想要指望学生未来拿到什么国际奖项,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 这方面运气比筛选学生更重要。 倒是计算机学院的教授们,很关心王浩招研究生的问题,陈庆华老头就感兴趣的问了一句,“你对于学生的有什么期待?” 王浩仔细想了一下,犹豫着说道,“不比张志强差就行了。” 陈庆华仔细琢磨了一下,做出个小小的点评,“其实张志强的水平……” 他拉了好长的音,最后道,“他很努力。” …… 一周后。 物理系的何毅、肖新宇,就和王浩一起去了飞往了首都。 肖新宇是物理系的另一名教授,在超导材料上,尤其是高温超导很有研究,但显然超导和高能物理没什么关系,他只是过来凑个人数。 一路上王浩倒是和肖新宇聊的比较多。 肖新宇讲了超导的最新研究,和非常吸引人的‘反重力’直接相关,“之前没有哪个科学家敢说是在研究反重力。” “斯坦福大学每年投入1亿美元在这项研究上,但几乎没有任何成果可言。” “前一段时间,一个阿迈瑞肯的物理学家,用实验证实超导体磁盘在接近绝对零度的实验环境下高速旋转,就能够在固定磁场范围内,造成部分物体的质量流失。” “实验测定质量流失大概有1%,数据非常小,但也绝对是一项巨大的突破性发现。” 肖新宇总结说道,“这是在实验环境下产出反重力的学术成功。” 反重力的研究无疑是非常吸引人的。 科幻电影中出现的飞行汽车,能够直接原地漂浮起来,看似就用到了反重力技术。 而想要制造出那种汽车,也只有反重力技术可以实现。 只是这样技术还属于‘未来科技’,即便是实验环境下,达成反重力的学术成功,但人类还没有从宇宙中发现任何具体现象,证实反重力的存在。 有人认为宇宙只有正向的引力,不可能存在负质量的斥力。 王浩和肖新宇一路来着,都感觉非常有意思。 何毅似乎有些‘不甘寂寞’,也谈起了谱仪探测实验会议,“这项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用来发现粒子衰变的不对称性。” “这项研究最主要就是,希望能发现正反物质不对称的证据。” “之前的谱仪探测实验,已经可以测定正反科西超子的不对称参数,精度可以达到千亿级,对粒子标准模型进行了验证。” “这次我们要参加的实验更加大型一些,据说最终要对百亿个j/psi粒子,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预计测量精度会提升三倍以上。” 何毅说完就等着两人提问。 结果王浩和肖新宇只是听着,然后又继续谈起了‘反重力’问题,显然相比黑科技的反重力,粒子标准模型的测定、微小粒子的不对称性测定,吸引力实在是差太多了。 当然他们来首都的目的,还是参加谱仪测定实验会议。 经过四个小时的飞行以后,飞机降落在了首都国际机场。 出了机场,他们打车去了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正负电子对撞中心,并见到了西京交通大学的团队。 西京交通大学的领队叫薛文卓,他热情欢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