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前进 (第2/3页)
的请求,刘成功虽然降为参将,但是资历摆在那里,人脉也一直存在。 而且那四局残兵也没有做出什么违反军律的事情,更没有什么刺头。 现在并非是能够完全只依赖于新军的情况,旧军在现阶段仍然有它的可取之处。 这八局兵,经历了淳化之战后,共有八百七十二人。 但是陈望从原先邠州募来的三局之中,分了一百四十四人去担任新军的旗总和副旗总 实际上,剩下了七百二十八人,暂时没有补充兵力 锁甲配给辽骑,还有一些军官之后,基本没有了。 所以这七百二十八人都只穿戴布面甲,也戴高顶盔,穿遮臂。 其余的甲胄,除去留下一部分的备用外,都发到了新兵营中。 九百三十七件布面甲,还有剩下的铁遮臂,优先供给了新军中的军官和刀盾兵。 而一直没有动用的九百七十二件棉甲则是优先供给了军中的铳兵。 如今新军之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是火铳兵。 这一战的缴获之中没有多少的鸟铳,大部分都是三眼铳。 原因自然是因为,李自成麾下的火铳兵基本列装的的三眼铳,而不怎么使用的鸟铳的原因。 而洪承畴派人运来的军械之中,鸟铳也不并不多,更多也是三眼铳。 因此这三分之一的火铳兵,所有人装备的基本都是三眼铳。 陈望并没有坚持使用火绳枪。 在仔细的权衡利弊,反复思考之后。 陈望发现了李自成虽然学习是他的所用的战法,但是对于见解和运用,却是在他的上面。 他虽然已经十分的慎重,但是还是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 生搬硬套,一味的列装鸟铳,而不用三眼铳和其他的火器。 鸟铳的威力和射程确实要比三眼铳更大和更长。 装填时间有了纸壳弹药之后提高了大半,只需要列五六排熟练的鸟铳兵,便可以做到循环发射,近乎连绵不绝的效果。 但这里有一个十分大的缺陷,就算是连绵不绝,火力密度仍然不能够阻止敌军冲到近前来。 所以在这个燧发枪不成熟,火绳枪技术成熟的时期,无论中外,仍然有大量手持冷兵器的军兵,用来保护火枪兵。 三眼铳打完弹丸之后,后续的装填极为困难和繁琐。 装填时间是鸟铳的数倍,所以一般只是作为一次性的消耗品。 但三眼铳却有一个优点,却是鸟铳无法比拟的。 它的击发迅速,瞬间火力覆盖密度更大,瞬息之间造成敌方巨大的伤亡,可以有效的遏制大量的敌军。 三眼铳虽然射击距离近,破甲能力低于鸟铳。 但是流寇的披甲率极低,能够穿上铁甲的也就是精骑,大部分的马军都只有棉甲,更不用提步队和饥兵了。 三眼铳其实反而是现在的最优选择。 现在面对的主要敌人是披甲率极低的流寇,而不是身穿重甲的后金。 后金再度入关是在崇祯十一年,那个时候卢象升才被征召到北方去防守。 敌人换成后金兵,怎么也要等到崇祯十一年去了。 除去火铳之外,现在军中也还有不少的火炮。 算上缴获,共有二十门虎蹲炮,小型佛朗机五十六门,中型佛朗机二十门。 一部分是洪承畴调拨的军械,另一部分则是缴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