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四章 神器 (第2/3页)
抽水马桶暂时就不用说了,这玩意面世以后,也最多就是个生活上的奢侈品。 富人要用,还得在家里大兴土木挖排污渠,建蓄水池以及化粪池等。 富人的木桶有人给他倒,用不用这东西倒无所谓。 穷人则更好解决,广阔天地随处都可以就地解决。 所以抽水马桶这玩意在这个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普及自来水的时代基本上用处不大。 没有配套设施。 就是典型的穷人用不起,富人用不上的东西。 当然,特指这个时代。 沈墨也没打算把这玩意推广开来,但是可以自己弄好自己用。 有了抽水马桶之后,生活的幸福感也会提升一大截。 再说瓦特改良的联动蒸汽机。 看到蒸汽机第一反应就是用来造火车头。 但是要从蒸汽机变成可以正常运作的火车,中间还有一大截路要走。 事实上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首先应用在了工厂生产上面。 而蒸汽机在升级成内燃机之后,才在十七世纪初期英国人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车,但是也只是实验性质的。 直到十七世纪四十年代英国人才有了世界上第一列真正的内燃机车。 现在的华夏工业基础可以说略等于无,要在这样的纯粹农业过度大搞工业建设,要面对的困难无疑是非常巨大的。 相对蒸汽机来说,珍妮纺纱机就简单多了。 珍妮纺纱机其实本质上还是属于人力cao作的机器,但是因为技术的改良让纺织的效率比起老实的纺纱机来说最少能提高八倍,甚至更多。 这玩意制作起来也并不复杂,但是效果却会非常的好。 沈墨决定这段时间将珍妮纺纱机给弄出来了先试试效果。 到时候可以的话再专门成了一个公司去运作这件事。 “君上,君上!” 沈墨想的太投入,结果导致了一心二用的本事失灵,终于被两位老先生给察觉到了。 沈墨倒也不尴尬,哈哈一笑道:“我刚才想到一些事情,所以一时走神,还请两位相公莫怪。” 虽然君臣有别,但是楚国公还是一个很尊重长者的君主。 于成龙也看出来了,国君此时有些心不在焉,于是就提出了告辞。 沈墨也没有挽留,只说有事情明日上朝后再说。 两人一走,家眷也不好再留,都跟着一起离开。 沈墨跟姜寒酥将两家人送到门口,看着王夫之的小娇妻郑氏以及于成龙的老妻邢氏跟姜寒酥道别,显得倒是比刚来的时候神态亲近了许多。 沈墨心中若有所思。 回到府中,沈墨将一妻三妾都叫来聊天。 国公府第三进的有一处大堂被沈墨让人改成了一座有点后世现代风格的客厅。 客厅呈圆形,中间有一个巨大的圆形铁炉,造型有点像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但是没那粗,也没那么高大。 路子的外表被铁匠做了处理,显得不那么粗糙,甚至为了防止烫伤,在炉体外面还有一层保护架。 铁炉烧的是煤,烟筒则是用铁皮卷成的直接穿过房顶,将煤烟排向天空。 铁炉子既能烧水,还能用来取暖。 屋子里的窗户也做过密封处理,炉子烧起来的时候屋子里还是很暖和的。 围着炉子,四周摆着一圈实木沙发。 这个年代是没有沙发这种家具的,人们坐的时候都讲究对坐,一般用来招待客人的都是官帽椅,也叫太师椅。 主人和客人相对而坐。 就算是一家人,也没有说紧挨着一起的,一般都是要隔着茶几或者保持炕几之类的家具相对而坐。 不过沈墨府上的人大多数都是系统农民转职过来的,他们心灵手巧,做铁匠还是做木匠都是手艺精湛。 沈墨只是将沙发的大概样式说了一下,没几天他们就做出了四套沙发,而且跟沈墨以前见过那些长条形的沙发不一样,而是一个半圆形的。 这些半圆形的沙发围着铁炉子摆了一圈,刚好构成了一个圆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