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五章 一盘大棋 (第2/3页)
车,还是一个画在纸上的纺车算什么神器啊?” 白映波也接过来问道。 雷九妹虽然没有问,但是眨巴着一双大眼睛也在表达同样的疑惑。 娄小茹则永远都是一副温柔安静的样子。 沈墨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先问了一个问题。 “你们知道现在做一架纺车需要几两银子?” “一两银子肯定够了。” “最多不超过二两。” “我也是这么想的。” 众女纷纷说道。 沈墨点点头道:“那就算上二两好了。再好的纺车也不会超过二两银子。那我再问你们,知道一匹棉布和一匹麻布大概得多少钱吗?” “麻布大概一匹不超过五钱银子,棉布则更贵一些,差不多需要八钱到一两银子左右。” 陈氏毕竟社会经验更丰富一些,所以很快答道。 姜寒酥三女以前可不关心这些,所以对这个问题都有些茫然。 娄小茹是家中的大管家,对这些事情自然更清楚,点点头对陈氏的回答表示赞同。 麻布是以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各种麻类植物纤维制成的一种布料,坚固柔软,透气清凉,又很便宜。 是这年代普通百姓最喜欢的布料。 缺点也很明显,保暖效果差,还容易褶皱变色,不够体面。 但是在现代社会反而经常用来制作一些时尚单品。 就跟中国人搬家或是出远门用的大编织袋反而在成为欧美大品牌在产品发布会上的时尚单品。 所以时尚这种事就很迷,一般人是欣赏不来的。 棉布是用面纱织成的布,优点是是轻松保暖,柔和贴身、吸湿性、透气性甚佳。 它的缺点则是易缩、易皱,外观上不大挺括美观,在穿著时必须时常熨烫。 但是这年代因为原材料稀缺以及生产力低下的缘故,棉布的价格太高,导致很少有底层的百姓能用起棉布做衣裳。 能用得起棉布做衣服的基本上都是小康之家。 沈墨点点头道:“现在我就要说说我这个神器了。假如说普通的纺车一天能纺出织一匹布的纱,那么这图上画的这种纺车一天至少能纺出八匹布所需要的纱来。按照你们刚才说的价格,一匹麻布大概需要五钱银子,那这种纺车一天就能赚赚到四两银子。若是换成棉布,那一天就能赚到六两到八两银子。” “而且用的人工还是一样的,同样只需要一个人,所以并不需要付出多余的工钱。这还只是一架纺车,若是同时几十架,甚至几百架,几千家纺车同时开工,你们算一算,那一天下来能赚多少银子?” 听沈墨这么一说,几个女人都听傻了。 白映波当过酒楼老板娘,对银两数字最敏感,很快就算出来了。 “如果全部用来纺麻纱,一架纺车一天是四两银子,十架就是四十两银子,一百架就是四百两银子,一千架就四千两银子。用来纺棉纱,那一架是六两到八两。就按照八两算,十架就是八十两,一百架就是八百两,一千架就是八千两” “天啊!我都不敢算下去了,这太吓人了!” 白映波自己算的都目瞪口呆了,其他几人也听傻了。 饶是大家都不是爱钱的人,现在更不缺钱,但是谁会拒绝赚更多的钱呢? 小葫芦也被吵醒了,睁着一双点漆似的黑亮大眼睛躺在娘亲怀里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似乎在好奇大人们为什么脸都看起来红红的。 姜寒酥也忘了哄孩子了,声音颤抖地道:“照这么算下来,如果有一千架纺车,一个月下来岂不是能赚二十多万两银子了?这也太吓人了吧?一年下来岂不是都得两百多万两银子了?” “岂不是成了天下最赚钱的营生了?” 其他几人都面红耳赤地看着沈墨,一脸的呆滞。 别说赚那么多钱了,做梦都没梦到过这么多钱啊。 沈墨看着众人呆滞的模样,哈哈大笑了起来。 小葫芦的大眼睛使劲瞅着他爹,不知道这个天天对着自己喊“爹”的男人在做什么。 “瞧你们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