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章 索额图挂帅 (第1/3页)
浙江台州府东面的海面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绵延向北航行。 舰队最中间那艘有三层甲班的巨大旗舰上,飘荡着一面三角形的满清龙旗。 在龙旗旁边略矮一个桅杆上,则挂着一面绣着“施”字的认旗。 这艘旗舰正是大清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的指挥舰。 施琅一个月前接到了康熙的旨意,让他北上接任浙江水师提督一职。 浙江水师提督莫得隆两个月前在护送大批军火前往长沙的途中在长沙附近的湘江之上中了楚军水师的埋伏,被楚军炮舰发射的炮弹击中,当场阵亡。 莫得隆此次带领的半个浙江水师也几乎全军覆没。 整个浙江水师经此一战被打残,剩下的人都是萎靡不振,士气低落,甚至导致浙江沿海的海盗都有些死灰复燃的迹象。 经过了这么多次的战败,康熙终于愿意正视沈墨这个对手了。 他现在已经不会天真地认为能够快速地将叛军镇压下去了,双方已经变成势均力敌的对手。 沈墨现在已经具备了和他争夺天下的资本。 要想获得最后的胜利,比拼的就是谁的底蕴更深厚,谁的头脑更清晰,谁的意志更坚定。 在经过认真分析思考之后,康熙认为要想击败沈墨,首先就必须消灭楚军水师。 没了水师,楚军就失去了一半的战力。 到了那个时候,就是大清军队反攻的时候了。 满清到底是马上打天下的蛮族,本就以陆战为长,并不太重视水师建设。 也就是在拿下福建之后,郑芝龙降清之后,清廷才开始有意识地打造战船,编练水师。 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攻打琉球。 清廷手中两支水师就是浙江水师和福建水师。 浙江水师若是用来打打小海盗,撑撑门面还算凑合。 真正的精锐还要看福建水师。 福建水师是姚启圣和施琅两人合力打造起来的,战船众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是施琅亲自训练出来的。 施琅跟将官士兵们一起cao练,一起吃饭睡觉,可以说是呕心沥血。 他之所以这么拼命,一来就是想带着水师杀回琉球报自己的血海深仇,二来也是为了报效康熙的恩德。 本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再有两个月,就能按照他和姚启圣制定的计划攻打琉球了。 他已经在无数个夜晚里幻想着将来有一天重新杀回琉球之后要将郑氏父子手刃,将郑家杀个鸡犬不留,给惨死在郑家手中的妻儿老小报仇。 可是没想到去年郑经却病死了。 这让施琅暗恨不已,埋怨上苍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报仇的机会。 不过还好,郑经死了,他还有两个儿子,还有姓董的那个老虔婆。 郑经就算死了,自己将来也要将他挖出来鞭尸。 可是没想到又过了两个月,郑氏兄弟内斗,老大郑克臧被杀,只剩下了郑克塽。 就连董国太那个老虔婆也一命呜呼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施琅半响没有说话。 别人以为他的高兴的发呆,可是施琅心中却是再一次的大骂老天不公。 为什么不把自己的仇人留给自己亲自解决呢? 现在只剩下了一个郑克塽,施琅为了能亲自手刃仇人,甚至偷偷乞求上天保佑郑克塽活的久一点,一定要等到自己攻上琉球之后再说。 生怕夜长梦多,不想效仿伍子胥的施琅甚至打算找自己的恩师姚启圣商议提前攻打琉球。 结果还没等到商议,一道圣旨从京城而来,调任福建总督姚启圣担任湖广总督,主持平叛之事。 湖南沈墨叛乱的消息施琅早都听说了,听说在湖南攻城拔地,所向披靡。 败在他手中的文臣武将很是不少,包括曾经施琅见过一面的原福建按察使,那个被皇帝称赞为“天下第一清官”的于成龙于大人都兵败被俘,听说已经投效了沈墨。 对于于成龙投效沈墨一事,施琅其实是很不以为然的。 看来这位所谓的“天下第一清官”的cao守也不过如此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