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四章 老朱一句话,皇子扛大鼎 (第2/4页)
然而,当朱元璋打开密报一开,他当场呆住了。 因为密报上赫然清楚的写着,朱标以一己之力,将那个重达上百斤的炼丹炉,给吊起来了。 拱卫郎的言语描述是匮乏的,他们根本不知道朱标做的杠杆和滑轮组该怎么用文字形容出来。 只能大致说朱标使用了某种器具,就将炼丹炉给吊了起来。 不管如何,这对于朱元璋来说,都是震撼的。 朱标是朱元璋自己最重视的儿子,力气这事朱元璋心里也清楚。 就算是军中的大力士,想要举起上百斤的炼丹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不要谈越过围墙送入院子里了。 此刻的朱元璋,内心满是好奇。 朱标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只让拱卫郎传话,显然是没什么效果的。 是该给朱标回个信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当即提笔,直接写了起来。 这如何举起炼丹炉,是朱元璋最感兴趣的,自然是写在最前面。 还有朱标的婚事延后一事,也要说一声。 最近大明发生的一些政务,同样要和朱标提及一下。 朱标身在溧水县,但他依旧是太子,大明的事情,必须要了熟于心。 朱元璋的字写得一般,但也不能算是太差。 批公文多年,也算是练出来一点了。 给朱标的信,他是洋洋洒洒,直接干了数千字。 等到写完的时候,都快过去一个时辰了。 但朱元璋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朱标的事情,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呼~” 轻吐了一口气,朱元璋从椅子上站起身,舒缓了一下筋骨。 正要将信件收起来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上次朱标寄来的信里还有一道数学题。 此时这题已经已经解出来了吧。 既然想到了,朱元璋也是没有丝毫的迟疑,当即便来到了大本堂。 大本堂内。 没有朱标的日子,学习的情况还是如平常差不多。 老三朱棡学的最为认真,其他的几个,就有些虚假的意味了。 倒是卡奥斯的进步飞快,对于儒学的理解,越发的深刻起来。 “拜见陛下。” 授课的老师见到朱元璋的到来,直接就朝着朱元璋跪下行礼了。 “拜见父皇!” …… “拜见陛下!” 这皇子们和卡奥斯自然也是立刻跟上。 朱元璋摆摆手道:“免礼吧。” 等到众人起身,朱元璋问道:“怎么样,最近皇子们的学习如何?” 授课的学官立刻回答道:“回禀陛下,皇子们都有认真学习。” 朱元璋看了一眼学官,也没多说什么。 虽然他这段时间没有心思关注这些儿子们的学习状况,但还是能猜出来的。 都有这事,肯定是不现实的。 老二和老四,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 老六和老七,现在的年纪,根本读不进去书。 不过他也知道学官的难处,并没有为难。 朱元璋将目光扫过一众皇子,各人的表现也证实了他的猜测。 除了老三朱棡之外,其他的几人都有些畏畏缩缩的。 读书没读好,生怕朱元璋来个choucha。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