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 朕嫌张四维长得丑 (第4/6页)
御案之上。 朱翊钧看了两眼,拿起了万历之宝,盖在了四本奏疏之上,下章吏部。 “杨太宰。”朱翊钧看着杨博开口说道。 “臣在。”杨博赶忙俯首说道。 朱翊钧看着杨博白发苍苍,满脸的褶皱,感慨的说道:“谢杨太宰为国奔波多年,回籍闲住路上可用官驿,防止宵小惊扰。” “臣愧不敢当,臣惭愧,臣叩谢陛下隆恩。”杨博甩了甩袖子,恭敬的跪在地上行礼,略带一些悲戚的说道。 他的前半生是耀眼的,他的晚年是羞耻的,至少他不忠于自己的内心做事,明知道不对,仍然在做,但终归是致仕之后,大节无亏。 “臣…告退。”杨博再叩首,这一走,就是永别,这一走,就永远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杨博站起来的时候,推开了葛守礼要扶他的手,一步一步的退到了门前,又作了一个长揖,才离开了文华殿。 走出文华殿的杨博,面色是极为复杂的,还带着几分轻松。 能够全身而退,让杨博格外的庆幸,人老了,就求一点史书上的名声,晋党日后如何作妖,都跟他杨博没有关系了。 杨博走的时候,朱翊钧还跟杨博告别,谢杨博这么多年为国奔波,但是轮到了陆树声离开时,小皇帝连开口说话的意思都没有,任由陆树声自己离开。 陆树声只好跪地五拜三叩首,而后一步步的退出了文华殿。 张翰和万士和入殿,三呼万岁,跪在地上。 “大臣受国家厚恩,当思竭忠报国,洗心涤虑,用心办事便是,二位明公免礼。”朱翊钧挥了挥小手,示意张翰和万士和入座廷议便是。 “兵科给事中张楚城仍劾王崇古养寇自重,弛防徇敌。”张居正拿出了一本奏疏,这是昨天晚上说好的事儿,王崇古回宣大继续做总督兵务、俞大猷入京领斧钺,换谭纶总督京营和张四维回朝。 张楚城,荆州府江陵人,和张居正张江陵是同乡,也是进攻晋党的急先锋,张四维输贿给高拱,风波已经平息,但是张楚城咬着不放,非要弹劾到张四维罢休,才肯终止。 而弹劾王崇古的两封奏疏,也是由张楚城发动的。 所以李乐根本没必要怕晋党,晋党更害怕张居正的报复。 “臣请陛下明鉴,此事五月的时候,已经廷议过一次了。”王崇古站起来,对着月台上的小皇帝行礼。 王崇古出尔反尔! 和杨博的洒脱完全不同! 朱翊钧差点没忍住自己的笑容,外甥果然只是外甥,哪有自己的官位重要? 游七昨天晚上通过徐爵,已经把朝中重大人事变动的消息传到了宫里,李太后并不觉得张翰和万士和会强过杨博和陆树声,可是杨博真的老了,已经有些不知事,最终同意了人事变动。 王崇古这就是典型的不甘心,这好不容易从宣大来到了京师,以太子少保的身份,总督京营兵务,现在让他回去,他不肯回去! 朱翊钧忍住了笑容,说道:“王少保起来说话。” 葛守礼看事情超出了掌控,站起身来说道:“陛下,宣府大同阅视鼎建,消息一出,非议不断,京中内外震惊不已,马芳、麻贵等人被罢免,内外皆有代人受过之语,臣恳请陛下明鉴。” 葛守礼作为新党魁,怎么可能允许说好的事儿,王崇古不履行呢?直接发动了党内倾轧,打出了一张内外非议不断的震惊牌。 海瑞则是站了起来,颇为疑惑的说道:“陛下,臣刚回京,不知前事,马芳、麻贵只是将领,这鼎建大工,皆由总督督办,怎么将领受了罚,杀敌立功的官职被罢免了,这总督却能置身事外?臣久在乡野,不知朝廷的规矩,京营兹事体大,但是王少保,继续领着总督京营的差事,臣以为不宜。” 海瑞打出了一张,我虽然不懂,但是大为震撼,朝廷难道都是这种规矩吗?打出了一张追击牌。 户部尚书王国光颇为感慨的说道:“陛下,这长城鼎建这个窟窿,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