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开小车送礼 (第1/2页)
现在的庄稼真是一天一个样,徐雯丽白天照看园子里的作物,晚上在空间就更忙了。 第一批作物种子已经收获,玉米原种亩产一千斤,商品粮亩产达到一千六百到一千八百斤,这还是根据芒山公社土壤和气候培养的品种,徐雯丽给它起名叫芒山一号。 黄豆的亩产也能达到三百八到四百五十斤,现在的空间里种着土豆和改良过的红薯,接下来徐雯丽还要培育黏玉米和高粱以及五谷杂粮的种子。 接下来还有很多菜种、徐雯丽还想试着培育一些水果和经济作物种子,这些就得一边学习、实验,一边做。 七月中旬,眼看着就要进入雨季,徐雯丽在院子里和门口挖了好几个排水沟,房子周围也挖了沟,院子里还铺上吸水性很好的沙砾。 这天夜里雷声隆隆,没过多大一会儿的功夫,就听到雨水拍打门窗的声音。 这场雨又大又急,第二天中午雨是停了,路上像被冲刷过似的。 河滩跟低洼地的黄豆、红薯很多都被埋在淤泥里,像这样的作物基本就绝产了。 那些被水冲倒的,叶子和枝干都被泥土包裹住的也会减产。 齐连福召集村民去抢救地里的大豆和其他作物,徐雯丽实在没忍住提了几条建议。 不要乱采乱伐山上的树木,低洼地带记得修排水沟,绝产的地块收拾出来补种白菜萝卜。 “建军媳妇,你能和谭红英去镇上挑选一些菜种吗?把孩子送我家去就行。” 徐雯丽和谭红英赶着牛车去的镇上,道路泥泞,徐雯丽也不舍得骑车。 “你家建军真打算复员回来种地啊?”谭红英问。 “不管他想留在部队还是回来,我都没意见。” “你还是太年轻了啊,回来能有啥前途,这些天你看见了吧,种地就是靠天吃饭,遇到大风大雨冰雹或者霜冻弄不好这一年就白干了。” 有些外因素躲不过去,可是有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徐雯丽知道谭红英也是为了自己好:“等我再劝劝建军。” “这就对了,能留在部队或者安排一份工作的话,就别回上岗村,我们是实在没门路,只能在家种地,你和建军不一样,一定要把握住机会啊!” 在镇上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卖种子的,白菜籽和萝卜籽都是散装的,就连卖东西的都说不上来这些种子的源头在哪里。 谭红英不管那些称完种子装在背篓里:“建军媳妇咱们去供销社吧,我想买点盐!” “好,我去买点针线,给俩孩子做鞋。”徐雯丽现在也喜欢上了布鞋,穿着舒服还透气。 供销社里人挺多,谭红英挤到卖调味品的柜台,徐雯丽去买针线。 “主任我去看着牛车,你慢慢买东西别急啊!” 谭红英想买的东西确实挺多的,半个小时后出供销社背篓里装了半下了。 “要是有rou票就好了,我孙子早就馋rou了。”村里也就过年和生产队杀猪的时候能给点rou票,一家最多半斤,平时连肥rou膘都很难看见。 徐雯丽没接茬,她手里有十几张rou票,都是二斤、五斤的,有杨剑锋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