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6章 领悟  (第1/3页)
    屋中安静了片刻之后,李瑕问道:“敢问我父亲出了何事?”    吴文英反问道:“你不知?    李瑕摇了摇头。    吴文英叹息道:“我等谋事,累你这孩子无辜受牵连,屡遭艰厄啊。老夫知你有不解,但从何说起呢……”    他拍了拍膝盖,说起前因后果。    “老夫一生未第,游幕为生,为唱和诗词之清客,甚少接触公务,因此便是政见不合者,也先后聘请老夫。早在李家与荣王成为姻亲前,老夫曾在李家为幕,故称是守垣之师。当年老夫还未成名,此事鲜有人知。    数十年来,辗转诸公府第,老夫唯一参与之国事,乃忠王立为皇子时……当时老夫已在荣王府为清客,吴相公秘会老夫,说是忠王孱弱无能,若继位,社稷必亡。请老夫帮忙……”    李瑕道:“晚辈不是太明白。”    吴文英稍作解释,又道:“吴相公之立场,并非秘密。你是何看法?且休提李家与荣王恩怨,只说心智残缺之人为天子,可乎?”    李瑕没有丝毫犹豫,应道:“不行。”    “为何?”    “普通人为天子尚且不足,何况是傻子。”    “若满朝皆拥立这傻子呢?”    “亡国、亡天下。”    吴文英直直凝视着李瑕的眼,有些惊异。    眼前的少年,比他父亲还要坚定。    李墉从未如此坚决地说过“忠王即位,天下必亡”,是被逼到绝境才下定决心。    吴文英沉默了片刻,又问道:“若你参与此事,如何做?”    李瑕沉默了一会,斟酌着用词,道:“我不接受一个傻子在我头上当皇帝。”    “好吧。”吴文英缓缓道:“但这个傻子,是你同父异母的兄弟。”    “……”    良久。    烛火“啪”的一声。    吴文英与李瑕说了许多话,沉默着对坐着。    “假的。”李瑕道。    “因你不信你父会做出此事?其实,与婢子交欢,实属平常。”    “不。”李瑕道:“只能是假的,一切才说的通。”    吴文英道:“有这种可能。”    “算是有吧,但可能性极低。”    “是啊,有这种可能……”    吴文英又重复了一句,他看出李瑕很虚弱,表情有些惭愧起来。    “事情摆在面前,大宋社稷将交在一个傻子手里。面对吴相公之请,老夫也不知所为是对是错。    只能说,老夫活到这把年纪,半截身子已入土,且无妻、无儿,必是活不到忠王继位,管他是傻是不傻?参与此事,无一丝私念。旁的,也没甚好解释。    只可惜了你,此番若能活下去,往后隐姓埋名吧。这段日子你受此事牵连,过得艰难险厄,太辛苦你了。”    李瑕听了这最后一句话,默然良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