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 新一轮竞争  (第2/4页)
   不难发现,从2012年元旦开始算,到全面4G时代还有3年。    研发一年,市场迭代两年,差不多能跟iOS、安卓同台竞技时,从容赶上好时代。    这也体现在了中午饭桌上的安排,只要自研系统可用,就会先出游戏手机,哪怕是贴牌都行。    不会等自研芯片出炉再一起进行商业化。    而在芯片研究上,温良并不着急。    他对芯片设计的研发时间成本与研发投入有基础认知。    考虑到六年后的18年其大环境状况,从今年介入基础研究,5年时间推出第一代实验级成品,再有一年时间进行商业化落地与迭代,就能初具底气,这安排也没毛病。    所以直到今天才顺路第一次去非正式参观实验室,也没毛病。    毕竟关心则乱嘛。    然而,哪怕抛开院士不谈,学校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数量也超出了他的想象。    这得一家现金资产超5亿的芯片设计公司才能配备起。    首先,那4750万每年的人力成本前两年不会有任何商业化成果产出,需要现金烧。    其次,芯片研发过程中涉及到的1、2、3项烧钱投入另算。    按市场水平算,到出商业成果,有5亿现金都不一定够。    所以,知道秦正他们梳理进度尚可,预计半年时间初步推出自研指令集,又看到了人员配备,温良就一直感叹‘学校给得太多了’。    这大幅缩短了出实验级成品的时间。    预计博浪明年就会接手,进行商业化可行性开发工作。    ……    与李泽等人一样,了解了详情的孙宝银也由衷松了口气。    从元旦开始规划第二业务,直到今天才不再完全是纸上规划,有了初步眉目和大方向的时间线。    念头一发散,孙宝银也回了神。    将腋下的文件夹递给温良,孙宝银笑着说:“正事忘了说,支付系统刚通过内部验收,可以进入业务上线评审流程了。”    “嚯,双喜临门啊!”温良翻看完报告,满意道:“难怪银总看不上实验室的效率啊!”    孙宝银有意轻飘飘的说:“必须的,现在研发部就有几百号人,兼职校友一千多人,多少也有个人员优势,总得有点成果吧。”    温良忽然骂了声:“焯,事情太多,搞忘了个大事情。”    孙宝银不解:“啊?”    “支付牌照。”温良说了四个字,“你先发起上线评审,我来协调解决这个事情,估计得一段时间。”    孙宝银没多说,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    随后,温良找来了汪婉瑜。    他左右思量,发现这事情也就汪婉瑜能最快搞定了。    汪婉瑜一来,直接开门见山:“什么麻烦?”    ‘瞧,这就是汪总!’温良美滋滋的一挑眉:“我们需要一块支付牌照。”    “很急是吧。”汪婉瑜又问。    见温良点头,汪婉瑜略作琢磨,给出了解决方案:“只是要尽快上线我们自己的支付系统也简单,入股一个持有支付业务许可证的公司,将支付系统挂靠过去。”    温良太喜欢这种一说事情就能被解决的感觉了,不过还是赶忙说:“这不够,支付系统很重要。”    汪婉瑜多少能看出来温良的舒坦,不过这就是她来博浪的重要原因。    嘴角不由轻轻上翘了下,然后汪婉瑜说:“有点麻烦,得1个亿,以现在的情况,只能是成立全资子公司。”    温良也做过功课,知道面向全国的支付业务许可证要求申请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现在没有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