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章 绝响  (第4/4页)
硬打下去,只能是自己在浑河把全部家当赔掉!    于是下令:收兵。改轮番冲阵为长围。    不可一世的八旗兵只能将这支把自己啃崩了牙齿的孤军团团围住,万箭齐发。    再从沈阳调来明朝降军,架起火炮四面轰击……    三千男儿,血战不退,誓死不降!    无一生还。    浑河之战,戚家军是大明唯一一支全军覆没的部队。    浑河落日的余辉中,戚家军用最后一滴热血吼出悲壮的绝响*。    不过,戚家军跟谷家兄弟没什么关系。他们的人生经历来源于万历三大征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国家财政枯竭。    “万历二十年,宁夏佣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乎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而二十四年,乾清、坤宁两宫灾。二十五年,皇极、建极、中极三殿灾,营建乏资。计臣束手,矿税由此大兴焉”。    万历大皇帝把钱花光了,怎么办?    好办——收税啊!    没收入怎么收税?    朝廷管你有没有收入!那不关我事,你别找我,我们只负责收税,是奉命行事!    当然,层层加码不仅是必须的,而且肯定的。比如说,朝廷的命令是“税房间架”“暂借民间房租一年”——也就是说,城内的门面房不论大小,每户征税银一钱。到了下面,则变成“门面内,每间一钱银”——而且,年年收!    还有:你有矿,敢说不是收入?    有矿?俺咋不知道?    大胆!有人举报你有矿了,还敢抵赖?不信?把你家拆了挖挖看!没挖出来算你走运、挖出来你就是欺瞒朝廷等着杀头!至于你家被拆没了?活该!    “其后言矿者争走阙下”——跑到京师报告各地发现矿藏的人络绎不绝!    当然,德牧四海的大皇帝一向以德服人:有没有要核实一下啊。于是,“帝即命中官与其人偕往,天下在在有之”:神州大地,到处是大皇帝派出来核实情况的公公们。    核实的结果呢?    呵呵,当然百分百属实啦——其他人那里都有,就你没有?你几个意思,哦,错了,你几个脑袋?对了,如果“有”,你就是项目负责人啦……懂?    现在,再回头看看上文,是不是对中文的博大精深佩服到五体投地?“天下在在有之”——这“在在有之”的,到底说的是是大皇帝派出来的公公们呢、还是被公公们发现的矿呢?    好了,文件精神解说完毕。有没有,自己选吧。    于是,“真没有”变成了“可以有”继而“确实有”,最后是“不仅有a矿”,“而且有b矿”!    谷白桦兄弟的祖辈是汉人,早年间为了躲避战乱,一路辗转到了云南,最后在丽江定居下来。    *满清定鼎中原后,为了“形象”,删改了很多原始记录,但我们仍然可以找到此战的蛛丝马迹:亡于此战有名可考的将领九人,其中还有努尔哈赤亲自主持祭奠的一个叫雅巴海的人——“雅巴海,我愿为尔祈于天,尔亦告于所去之地阎罗王,俾尔转生于汗伯父我家。否则或生于尔诸兄和硕贝勒之任何一家。或生于自和硕贝勒以下固山额真以上之任何一家。”如此亲近者殒命于斯,此战之烈,可想而知。    /112/112093/29241139.htm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