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封赏(下) (第4/4页)
中枢所在地,天皇的御所就在这里,已经被摧毁、秀吉搭建的政治中心聚乐第在这里,秀吉因为淀姬生拾丸而为其修筑的淀城也在这里! 任何一方都不会容忍秀家拥有山城国! “山城国绝不可授!”说话的是生驹亲正,他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近江派,之前讨论封赏的时候他也没有多嘴过。 可是这一次秀家想要山城国,却是让他再也按捺不住,第一个跳出来阻止。 随着他的发声,像打了鸡血的石田三成、增田长盛、京极高次纷纷表态表态不行,他们甚至搬出了聚乐第就在京都,秀家这是要让下克上的言论。 中老中的中村一氏和大佬中的上杉景胜也明确表态此事不容讨论。 中老中的丰臣秀胜与秀家的关系并不好,但是在其兄长秀次的示意下也隐晦的表示此事需要在进行斟酌。 即便是有意向秀家靠拢的堀尾吉晴也向秀家询问,此事是否可以再谈,即便是给予赞岐、备中、丰后等国,甚至是陆前大崎的藏入地都没有问题。 他甚至提出了一个更加有建设性的提案,以伊予国剩下的23万石领地,加上赞岐国剩下的15万石,交换山城国的封赏。 但是秀家深知挟天子以令诸侯之重要,对于聚乐第就在京都,自己这么做是要下克上的言论,秀家直接用“聚乐第已经毁弃”怼了回去。 尽管之前对于聚乐第被毁多少有些愧疚,甚至觉得是自己没有看好手下。但是现在的秀家突然发现,聚乐第毁的真的时候,不然山城国绝对到不了自己手中。 最后经过一番拉扯,在秀家一力坚持的情况下,甚至以如果不同意就要受封近江国和相模国全领为条件。 经过多轮紧张的磋商,最终以葛野、愛宕、宇治、乙訓四郡11万石知行被确立,与之相对应的,若狭小浜及近江的土地被驳回。 山城国的总知行在22万石左右,一共分为八郡,之前这里的土地大部分是丰臣家的藏入地。 大约有2万石是公卿家的恩养料,1万石是秀吉给天皇本人的恩养料。这些土地散落在山城和近江各处,随着秀家入驻上4郡,有关的恩养料也将会进行转移。 而在南部四郡,是有受封的大名的,比如之前守备京都的松浦久信就是久世郡久御山1.1万石大名。说到底秀家最后还是借了人家的光,才能够把控京都内外呢。 其他分郡内还有大大小小的旗本和大名,随着秀家受封山城4郡,他们也会随之清出。 这也是最后妥协的结果,加上关东受封的土地,秀家一共加封65万石。数目并不是很多,但是在普遍加封10万石以下大名的封赏中也算是独树一帜了。 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以秀家安定庆长之乱的功劳,仅仅加封65万石并不多,关于这两种说法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大家好不容易在落日之前妥协,与会的大名逐渐散去,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德川家康望向与自己儿子秀贞走在一道的秀家,心中的愁容遮盖不住的泛在了脸上。 尽管他在与会中一直坐着调和的工作,但是说到底还是不愿意看着秀家一步步做大的。 而在另一边散场的近江派大名却没有离开,他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就如另一边跟在秀家左右联诀而走的池田等大名一样。 石田三成望向脸上挂着笑容,仿佛胜利者一样下城的秀家,心中无奈的叹息道“这不是一纸合约,这是只是一份停战协议罢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