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七十一章 大慈大悲洪承畴 (第2/5页)
。” “精耕一年就种植,养不了地力,粮食产的少是正常的。” “算上之前的耕地,今年上京已经有三十四万六千多亩地了。”说到这里、黄台吉看着地平线处,一些还在开垦新田的汉人。 他们在开垦,但九月的上京已经开始降温,土地开垦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最多再开垦一个月,他们就要迎来冬季,所有人都得节衣缩食。 “三十四万多亩地,除了之前的熟地,其他的地加在一起,也不过能割十六七万石米,加上熟地顶多二十五万石米。” “这么点米,怎么养活兴京的这二十二万人?” 济尔哈朗皱着眉对黄台吉诉苦质问,而黄台吉却算了一笔账: “我们贸易来的羊群,送一半给兴京,还能剩下七八万。” “粮仓里还有七万多石粮,加上这二十五万石和七八万羊,节省一点还是能熬到开春的……” “这怎么熬……”济尔哈朗面露难看,毕竟别的不说、两白旗四千多兵马是可不能节衣缩食的。 哪怕吃的再少,一天三斤米半斤rou是必须的。 还有汉兵和蒙古兵,他们最少一天三斤米是要有的。 但问题是,上京城需要到来年三月才解冻,从十月到三月,最少五个半月的时间都是处于冬季。 也就是说,仅仅这两万六千多兵马,就最少需要近八万石粮食。 长期这么吃下去,到时候人面黄肌瘦不说,还会消耗力气。 如果明军发动北伐,这样的兵马可不一定打得过龙精虎猛的明军。 况且,三十二万石粮食,除去这必须的八万石外,还要给剩下的十九万多汉蒙女真人吃,支撑他们熬到明年开春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耕种呢? 每人每天半斤米?听上去都让人觉得不可能。 “还是消耗一群人吧……” 想了想,济尔哈朗对黄台吉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而话里的意思也很简单,那就是杀一批汉人。 不过对此,黄台吉却皱眉否决道: “不行!我们手里的汉人基本都是熟练的农夫和工匠,如果杀了他们的亲眷,他们一定会反抗。” 十几万汉人,实际上在迁移的过程中,早就淘汰了年纪大和身体弱的,剩下的十四万人,基本上都是身体不错的。 十四万人,三万户不到,也就代表三万不到的成年男丁。 这些男丁都是重要的工匠,一旦他们没了,大金的败亡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况且只有拥有了他们,大金才能源源不断的制造铁器,团结漠南漠北的蒙古人来共同对抗明朝。 黄台吉很清楚,他们这次的行动对于大明来说,无疑是一场赤裸裸的打脸行为。 大明没有时间管他们,是因为被不断爆发的灾害缠住了手脚,加上辽东人口不足,不足以支撑北伐的缘故。 可随着朱由检不断地迁移百姓去辽东,辽东的百姓数量已经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巅峰。 四百多万辽东百姓,上千万亩耕地…… 哪怕其中不少耕地的产量低的吓人,还需要耕种几年才能产量变高,无法支撑大规模的明军北伐战事。 但如果朱由检下定决心,只组建一支三万人的扫北军队,还是可以进行一场北伐战争的。 别看眼下黄台吉手里有两万六千多兵马,而大金各地还有五万多兵马。 但他们的质量和复辽之战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到了目前为止,旗人女真成年男丁的数量都没有恢复到五万,这还是补充了一万多野人女真男丁的结果。 眼下北面的野人女真越来越少了,部落也越来越分散,阿敏对他们的抓捕也越来越难。 黄台吉很清楚、如果明军再发动一场三万人的北伐,那就算大金不会灭亡,但局面一定会很难看。 他们毕竟不是蒙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