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守身如玉杨大使 (第2/4页)
一石米都没一贯呢,这个工钱远超过县太爷。 「行,但都得有手艺,不能是滥竽充数的,工钱也好说!」 杨丰说道。 这是要搞工序合作啊! 「那做工在何处?」 「你们就在京城,不过也可能在太平府,总之都是江南,至于以后愿不愿意去辽东,这个到时候你们自己再决定,愿意去的工钱翻倍。」 杨丰说道。 这些人暂时不需要去辽东。 他的农业机械制造短时间内还得在南方,毕竟这个运输相对简单,又不是现代的大型设备。 老工匠赶紧答应着走了。 「你这工钱有些高了。」 旁边张显宗说道。 「你们对工匠价值的认识还不如人家蒙古人,蒙古人屠城时候都知道工匠不能杀,相反儒生随便杀,所以他们才是真正明白工匠价值的,我们那时候……」 杨丰突然不说了。 「怎么不说了?自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就不信你们那时候工匠能治理天下,蒙古人又如何,虽说屠城不杀工匠,可工匠还不是得被管?那朝堂之上坐着,也没见有几个是工匠出身,倒是没用多久,连蒙古人也得考科举了,还是儒生坐朝堂管着工匠,那郭守敬是工匠?错,他不是工匠,他是儒生,且是大儒,儒学世家。 儒学为主,杂学为辅。」 张显宗笑得很开心地说道。 「可对于我们这些后世的人来说,他的最大价值恰恰是杂学。」 杨丰说道。 「但他自己可不认为自己是靠杂学。 他就认自己是儒学世家。」 张显宗笑着说道。 「下一批!」 杨丰无言以对,赶紧转移话题。 下一批是窑匠。 「这里有一种东西的配方,制作步骤,和铁匠一样,你们拿回去给我烧制出来,然后我进行比较,最好的那个也是五百贯赏钱。之前那个老师傅说过,能不能带着合伙的,你们这个也不是一个人能完成,所以你们如果被雇佣,也可以带着合伙的,工钱根据各人作用定。 不过你们受雇佣后,就得跟我去辽东了。 所以你们的工钱翻倍。 不是长期在辽东,你们在工部轮值时候就可以回来。」 杨丰拿着一张写满字的纸说道。 这是水泥。 这个肯定要有的。 因为他到松花江开荒,就必须得修渠道,大规模的农田灌既至少也得上石渠甚至渡槽。 必要情况下还得修拦河坝。 当然不是在松花江上修,但想实现自流灌既,要找那些完全合适的地方并不容易,所以最好就是找个支流修拦河坝,然后将河水引出,在一些需要的地方修渡槽,下面用一条条石渠引水到农田完成自流灌既。这些想要节约成本,那就必须得把水泥烧出来,但烧水泥不可能在南方烧,这个得在农场附近才行,就算为了材料方便,也得在吉林这些水运条件便利的地方,否则光运输水泥就得消耗大量的人力。 「也发女人?」 一个窑匠惊喜地说道。 看来杨大使发女人的壮举已经传到这里。 「发,发这样的,但发了就得签长期合同了,以后就必须跟着我,按照我的安排,我需要你们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