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2章 管邑之策 (第2/3页)
人陪着他们两处跑,见粟兄被改了名,还老大不愿意,道:“莫不成,尔后得呼管兄?” 郑安平道:“官呼为管尉,内称为粟尉……” 管伯粟道:“若吾等兄弟,仍呼粟兄亦可!” 二人道:“郑兄也不可呼,需呼为郑令,不中听,不中听……” 郑安平道:“呼吾为郑令,直封到郑矣!当呼管令,内呼为安令!” 小四道:“何以为官后,所呼皆不类!” 郑安平道:“汝若为官,亦尔!” 小四道:“吾等且为何职?” 郑安平道:“邑中余职,当为君上所命。吾等且归而待之也。” 等到他们在大梁城转了这一大圈,回到家中时,已到了晚餐时间。将节符及铜印给张禄看了,吃过晚餐。张禄让四人即往仲岳先生处报知。四人道:“何不俟之以旦日?” 张禄道:“管邑,边邑也。必得君上之助,乃有可为。故需早定其计。” 于是四人依嘱往城南而来。找到当地人打听到仲岳先生的住处,四人齐在宅外,郑安平高声报道:“管令郑氏安平谨见仲岳先生!” 仲岳先生听到是郑安平至,连忙出来迎到堂上。叙礼毕。郑安平和管伯粟取出自己的节符印章,皆道:“承先生相荐,微庶等所封已宣!然德鲜才薄,必也得先生之教!” 仲岳先生道了贺,道:“二子皆忠义也,勇力胆所皆豪。而管邑,危邑也,必得勇士而守之。是君上之所望于诸君也。” 郑安平代表众人道:“吾等皆愿效死命!” 仲岳先生道:“管地当诸国之冲,位长城之外,与圃田为保。然只百户。若需自保,子以为如何?” 郑安平道:“必也固城池,设守备,明旗鼓,而为御也。” 仲岳先生道:“子之言,乃其常也。然管只百户,若以百千人守之,粮秣难继,何以能持?故需公子谋其长远者也。” 郑安平眼前一亮,道:“若谋其长远,不过庶之、富之、教之三策也。” 仲岳先生大喜,道:“公子之言善矣哉!愿闻其详。” 郑安平道:“所谓庶之也,未若薄赋敛也;庶而富之,未若商也;富而教之,未若详序也。” 仲岳先生道:“诚所谓也。富之、教之,但其后也,庶之奈何?” 郑安平道:“吾等四人,皆薄有赋田,足资衣食。君上之赋什一,愿以半之,则岁得百石,可以为资,以募民也。民得生养,不过十年,必能繁庶。未得民时,其野可畜牛犊羊羔,猪崽鸡娃。树之以桑麻,植之以桃李,十年树之,亦得小补也。” 仲岳先生哈哈大笑起来,道:“郑公子真经济之才也,岂独勇士哉!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可得成乎?” 郑安平道:“必也不负君上之望。” 仲岳先生道:“公子此来,必有求于君上!” 郑安平道:“微庶等四人,皆武夫也,难为于政,更无数术、书记之才,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