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削好莱坞1980_第一百五十章 歌舞剧为什么消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 歌舞剧为什么消亡 (第2/3页)

对罗纳德不太友好,觉得由一个电影编剧来从头开始编写“油脂之子”,是完全不负责任的选择。但是在得知罗纳德是“名扬四海”两首插曲的作词人以后,明显改变了态度。

    “我在五十年代后期入行,从前辈那里知道一些经典歌舞电影的幕后故事。五十年代以前,好莱坞是大片场制度。

    不管是编剧还是编舞,或者作词作曲,都被大片场雇佣,拿工资奖金。这样就可以大家每天在一起合作,共同编写歌舞片的剧本。

    现在的好莱坞,各个工种都是自由职业者,大家都是一部电影换一批专业人士,在影片拍摄的不同时间段进组。

    编剧和作词人,编舞和作曲人,根本没有长时间配合的默契,也不可能一起工作几个月搞定歌舞片的歌舞环节。

    所以好莱坞大片场制度解体以后,对幕后创作人员合作程度要求最高的歌舞片,是最早消亡的片种之一。”

    接过帕翠莎·伯奇递来的红茶,罗纳德道谢后喝了一口,“那当初油脂是怎么做到这么完美的呢?伯奇女士你还因此拿到了百老汇托尼奖的最佳编舞。”

    “因为我们是舞台剧”,帕翠莎·伯奇露出了怀念的神色,“你没有参与过舞台剧的制作吧,罗纳德?”

    “没有。”

    “舞台剧和电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艺术,‘油脂’一开始也不是在百老汇演出的。我们在芝加哥演出了很多场,每场都可以根据观众的反应,来调整戏剧结构不妥当,唱词不完美,等等缺陷。”

    “然后是纽约的外外百老汇,继续改进。然后进入了外百老汇,最后观众和评论的追捧,嘭!我们进了百老汇。”

    “但是电影只有一次机会,在拍摄的时候无法根据观众的反馈调整,剪辑完试映的时候,如果观众反应不佳,也没有机会再做大的改动,最多只能做一些小的补拍和修改。”罗纳德接茬道。

    帕翠莎·伯奇很欣赏地看了罗纳德一眼,“是的。这也是为什么我更喜欢在百老汇工作,没有即时反馈的艺术形式,太难了。”

    罗纳德听到这里,也明白了。歌舞片的创作方法,和其他类型的电影有非常多的不一样的地方,除非能够把“油脂之子”先制作成音乐剧,在百老汇打磨一两年,否则要想拍出比肩原作的电影,是近乎不可能的。

    “你们在拍摄‘油脂’的时候,就是把百老汇的歌舞段落照搬过来吗?”罗纳德问。

    “基本上是照搬,当然也有微妙的不同。”帕翠莎·伯奇说道。

    “比如对演员的挑选,约翰·屈伏塔参加过百老汇版本的‘油脂’演出,但他只能演一个配角,因为他的舞蹈不够好。而百老汇版本的主角,却不能演电影版的主角,因为他不够帅气。电影镜头的语法,毕竟和舞台剧不一样。”

    罗纳德点点头,他理解这种选角上的优先级的不同。在百老汇舞台,观众看到的是演员的形体,舞蹈。而电影可以用特写镜头交代演员的样貌。

    “拍摄原版电影的时候,我们找的都是舞蹈精英,很多配角都跳得比两位主角好。我还记得一个纽约女孩,她虚报了年龄才参与了背景的群舞。

    我看她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