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4章 大萧条袭来 第745章 红龙驾临纽约 (第6/7页)
不仅鲜红sao包,而且个头都是一般飞机的两三倍,往那里一停,想不招人眼都难。 而纽约狗仔队的跟踪速度,在整个美国都是出了名的。所以当我们一行人在机场里面因为各种手续耽搁一段时间从机场里面出来的时候,一帮记者一下子把我们围了起来。 “柯里昂先生,我是的记者。你突然乘坐专机来到纽约,为什么?是不是要拍摄新的电影了!?”这位记者一边问问题,一边指了指我身后一帮搬运拍摄装备的家伙。 也难过,这样地阵势。他们肯定会这么想。 安德烈.柯里昂突然出现在纽约拍新片,这样的消息一旦出现在报纸之上。绝对会使得他们地报纸明天被抢购一空。 “我的新电影连剧本都没有,我这一次到纽约来。就是想旅游,看一看,玩一玩。”我实话实说。 但是那帮记者根本不相信我地话。 “柯里昂先生,你这一次准备在纽约呆几天?”一个看上去就很有经验的四十多岁的记者挤了上来。 这问题,问得有水平。 正面问得不到结果,他们就来个反的。 我在纽约呆几天,答案很能说明问题。如果只呆几天。肯定不是拍电影。如果是呆上了个几个月,那肯定和新片有关系。 “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时间不会很长。大概几天吧。”我再一次老实回答。 “几天!?”这帮记者在听完这句回答之后,纷纷露出了失望的神情。 达伦.奥利弗和卡瓦两个人一左一右替我架开了那些记者,然后给我拉开了车门。 一行人好不容易摆脱了那帮狗仔队,然后直奔驻地。 这一次,我们没有住酒店。而是选在了洛克特克电视台在纽约的一个记者分站里面。 那地方距离机场有段距离。但是位置很好,和纽约交易所之间只有半个小时车程。 分站原本是一家发行量只有几千的小报社。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洛克特克电视集团建立起来之后,因为要在纽约发展业务,尤其是需要在这里组建一个分站,所以就把这个报社买了下来,并且改建成了纽约记者分站。 分站不算大,但是也不算小。拥有两栋办公楼,一栋专门地内部酒店,里面有员工100多人,主要负责东部地区地相关新闻采写和报道。 洛克特克电视台纽约分台,起初建立的时候,还有段小故事呢。 当时这也是一个小分站,不过不是我们梦工厂的,而是大名鼎鼎地的。纽约是的老巢,又是美国的金融中心,所以这里本来就涌来了大量的传媒人。 在纽约市中建立了这样类似地分站有近20多个,每个分站都有几十人。 这样地庞大队伍,保证了的消息来源,为全面报道提供了保证。 但是人一多了,也就有点管不过来了,待遇也就相对弱了一些。 这个分站,就是其中之一。人员基本上都是从西部过来地,所以待遇上就更不行了。 柯立芝他们就瞄准了这一点,利用丰厚的待遇和电视传媒的吸引力,把这个分站整个都挖了过来,然后投资买下了周边的几栋楼,建立了洛克特克电视台的纽约分台。 对于这个,也是无可奈何。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但是分站的一帮人,还是在夜色中排队迎接。 出来分站的领导之外,都是一些年轻人,一个个意气风发。 为了给我接风,一帮人弄了一个小型的酒会,一直喝到了凌晨三点,我才去睡觉。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就听见有人咣咣砸我的房门。 睡眼蓬松地打开房门,看见利弗莫尔西装革履地站在门口。 “你这家伙也太早了吧,还穿成这幅模样。”看着利弗莫尔,我笑了起来。 利弗莫尔差点没晕倒,指着天上的太阳道:“早?!老板,你看看这都几点了!还早呢!还有一个小时交易所就要开盘了,你去不去?” “去!当然去!”我赶紧转身穿衣洗漱。 倒腾了一阵,走到楼下吃早点,刚坐下来,就听见收音机里面,主持人在极为兴奋地诉说着一件事情:“昨天晚上,安德烈.柯里昂乘坐着洛克希德飞机公司新研制的飞机出现在纽约飞机场里。这简直就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 “柯里昂先生为什么会出现在纽约。这也许是每一个听到这个新闻地人都要禁不住问的。我们采访了柯里昂先生,并且询问了他来到纽约地目的。” 接下来是一段采访我地时候的录音。 “听得出来。柯里昂先生是在和我们开玩笑,他怎么可能是过来旅游的呢。而且是带着那么多的拍摄人员。” “不过从他告诉我们他要在纽约呆不到一周的时间来看,又不像是拍摄新片。这就使得柯里昂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