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文若,听说你把刘备骂了  (第3/4页)
    “说到底,叔叔已经尽责。若是不喜欢此人,不与之来往就是了。”    荀彧品茗不语。    “况且,攸与左将军亦有交道,知此人温和恭谨,并无狂妄之举。”    荀彧不以为然:“都是装出来的。”    “叔叔又怎知那些‘狂妄之态’不是装给你看的?”    荀彧语塞。    “攸再冒昧询问,司空对叔叔说了些什么?”    “司空说……”荀彧顿了顿,“刘备是武将,我是文官,经历相异,难免不和。”    “和稀泥。”    “近日来,司空的心思真是越发难以揣测了。”    “攸以为不难。司空并不想杀此人,心思明显,叔叔何必执着。”    荀彧笑道:“如此说来,倒是彧让司空为难了?”    “叔叔莫要动怒,攸并非此意。”荀攸赔笑道,“方今之时,南有刘表,北有袁绍。司空专注一方,另一方恐要乘机挟持陛下。除了董承,陛下如今只亲睦左将军,若是有左将军安抚陛下,贼人定无可乘之机。”    “若是他从中作梗?”    “再杀不迟。”    “迟矣!”    “攸只是说出司空的想法而已。”    “司空重情,前失张邈,昨失陈宫,如今又要与袁绍决战,难免心慈手软。你是谋主,应知何为对、何为错。”    “有时候,对错并不重要。”    “那……”    荀攸指沾茶水,在案面上写了个“气”字。    荀彧低头看了看:“公达的意思是,‘治军当治气’?”    荀攸摇了摇头,笑得温柔。    “攸的意思是,气大伤身。”    荀彧呛了口茶,衣袖拭唇。    荀攸提醒:“叔叔,失礼了。”    荀彧轻笑:“以前都是我这样提醒你的,如今倒变了。”    “人都是会变的。一成不变的,那是石头。”    “公达,”荀彧身体前倾,拍了拍荀攸的肩,“唯有家训不可变,唯有忠孝不可变。”    荀攸拱手道:“侄儿记住了。”    荀彧轻叹:“其实现在,莫说司空,就连我也有些迷茫,不知此番是福是祸。”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不是谋士该说的话。”    “谋士的作用,是观察,而不是掌控。”    “谁来掌控?”    “人主。”    “人主难免糊涂。”    “依攸看,人主很清醒,倒是谋士糊涂了。”    “……谁糊涂?”    荀攸笑:“攸糊涂。”    “别说,你和刘备说话的口吻还真有点像。”    “攸也觉得和左将军志趣相投,颇合得来。”    “……你们?真难想象,你俩在一起会聊什么。”    “聊你。”    “什么?”    “他与攸说十句话,至少有七句与叔叔有关。”    “……”    “然后发会儿呆,就像叔叔这样。”    “咳。”    “每每攸出言提醒,他就会掩饰一下,就像……叔叔这样。”    “……”    “那副惊慌失措的样子,很少见呢。”荀攸补充道。    “惊慌……失措?”    “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