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一章 高贵而刚烈的死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高贵而刚烈的死法 (第4/7页)

“儒林文人”,君臣三人经常切磋文章,亲密无间。

    甘露五年(260年)农历五月初六,夜色席卷深宫,月光幽幽,阴森寂静,低垂的大坨黑云像一只作势要扑下来的巨兽,随时准备吞噬一切。

    寝宫内,君臣四人已讨论良久,直至相对无言。烛火跳动,映得人脸愈加僵硬。窗外影影绰绰的树叶,沙沙作响,愈显室内的死寂……

    丑时四更,曹髦终于吐出一句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朕不能坐等被废,今日,你们随我一起出兵,诛杀此贼。

    三大臣刚要打瞌睡,闻言一个激灵,顿时瞪圆了双眼。王经率先劝阻:古时鲁昭公因不能忍受季氏的专权,讨伐失败而走,丢了国家。如今司马昭已控制一切,宫中宿卫空缺,陛下您凭什么?

    王经所言,曹髦岂能不知?然而……曹髦决绝的从怀中取出一份黄绢诏书,奋力掷于地上:就这样定了,纵使死了又有何惧?何况还不一定谁死。五更起兵!

    曹髦言毕,径直进内宫而去,干啥?找郭太后(曹丕的皇后)禀报去了。只剩下三个心惊rou跳、脸色蜡黄的大臣杵在原地,大眼瞪小眼。

    王沈、王业交换了一下意见--这个小屁孩要作死,我们不能跟着一起死。二人决定立即出宫,向实际的bigboss司马昭报告,并要拉着王经一起去。

    王经?留下一句话: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你们去吧。

    虽然都姓王,有的人是道德小王子,有的则是政治攀附海王。王沈、王业二人弯着腰小碎步一溜儿烟的跑向了司马昭的大将军府,王经则昂首挺胸、大步流星的回了家。三王去向殊途,也最终走向了不同的人生。

    五更过后,天色微亮,曹髦顶盔贯甲,率领一帮乌合之众,包括殿中的卫士、洗衣的、做饭的,大约二三百人,乱哄哄的冲出宫,直奔司马昭府第而去。即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刚出宫,就碰到了司马伷。

    曹髦毕竟是当时组织上任命的合法意义上的皇帝,再加上司马伷本人生性比较纯良,皇帝一声吆喝,把司马伷呵斥退了。

    曹髦继续带着乌合军走到南阙,这时,又围上一支数百人的正规军。

    刚把司马伷呵退的曹髦信心十足,故技重施,挥剑冲这支挡道的队伍厉声喊道:哪个单位的,要造反不成?!

    其实,曹髦早认出来了,这支队伍领头的是中护军贾充。三年前,也就是贾充老来得女那一年,贵为皇帝的曹髦还曾到访过他老爸贾逵的祠,下令整修以褒奖其忠义。

    此时的曹髦,盯着志得意满的贾充,心中五味杂陈。中护军,掌管禁军、宿卫皇室,东吴的周瑜、蜀汉的赵云、曹魏的司马师,甚至司马昭本人曾经担任过这个职位,其地位之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见,贾充已是司马昭的铁杆心腹、当红炸子鸡。

    虽然都知道曹髦是个提线木偶,但毕竟其龙袍在身,他这嗷的一嗓子,喊的贾充这边的人有些胆怯,面面相觑,无人敢动。

    这时,贾充身边一个獐头鼠目的随从冒了出来,问:贾公,怎么办?

    此人叫成济,处级干部(太子舍人,七品),安徽宣城人。宣城,产宣纸的地方。宣纸,光洁如玉,拿来用时是上等的书画工具,不用时,就是白纸一张,村头厕所没纸时还可以拿来擦屁股用。

    面对曹髦的发问,贾充心里也正在发毛。这时有个人冒出来问这样的话,犹如一只随时可以遵照命令扑咬的狗,贾充顿时心里有了底,加上他在军中从事政工工作多年,极善做思想动员,随即大声对成济喊道:司马公养着你们,就是为了今天!这还用问吗?

    处级干部成济听后,胆立即肥了一圈,二杆子精神一爆发,催马上前,一枪赏了正国家级干部曹髦一个透心凉。

    曹髦,就这样以一种高贵而刚烈的方式,祭奠了自己家族的尊严。他,血管里还流淌着曾祖父魏武帝激腾的血液;他,是曹家子孙中唯一一个还能提得起刀剑的,还有不屈反抗的勇气;他,虽然只活了19岁,但依然在历史上留下了堪称骄傲的一笔。

    按照中国属相理论,鸡兔同笼无交流,属鸡的人命中最大的克星就是生肖属兔的。曹丕属兔,被他赶下台的汉献帝属鸡。曹髦属鸡,而司马昭正好属兔。这……

    人家曹丕逼汉献帝下台,好歹还娶了老刘的两个女儿,尊为老丈人(其实二人仅差6岁),为其保留了天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