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三章 刘义隆的第二次尝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刘义隆的第二次尝试 (第2/4页)

方都已经到了体能和心理的极限。

    但,有一人例外,陈宪。史载其“锐气愈奋”,所剩守军在其感召下,个个以一挡百。坚持到悬瓠被围四十二天之后,南宋各地援军纷纷赶来。拓跋焘百战名将,自然不会以己疲兵与对方的生力军对决,撤围北还,收下了其军事生涯中的一场耻辱之战。

    悬瓠城之战,是南北大战的前奏,双方都抱着试试的态度,来了个开胃小菜,类似于后世苏日之间的张鼓峰和诺门坎战斗。战后,刘义隆对此战涉及的南宋文武官员,基本都是处罚,有一人例外,那就是陈宪。

    创造了足以比肩希腊波斯温泉关之战(斯巴达300勇士)、唐睢阳保卫战(张巡)的辉煌防守战绩的陈宪,从至多是副团级的副参军,一跃成为龙骧将军,第三品、正军级。同时兼汝南、新蔡双郡守,副省级,郡政府所在地仍设在他以命相守的悬瓠城。看样,古代的提拔,没有任职年限限制,也没有破格提拔最多不能越两级的规定,而是注重实绩。

    悬瓠城守卫战,宋军以1000兵力防守四十余天,成功击退攻城的数万北魏军,创造了世界守城战史上的奇迹。这件事儿大大提升了一个人的信心。

    刘义隆。刘义隆由此信心大振,认为所谓的北魏铁骑不如此,450年7月,他下了一道极其提振南方军民士气的命令。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这是要逆袭北魏,开始第二次元嘉北伐。

    檀道济此时早已被冤杀14年,宋军缺乏统军大帅,宋文帝刘义隆对北伐大军做了如下安排:

    1.东路军由江夏王刘义恭坐镇彭城(徐州),由萧斌率沈庆之、申坦等将,以王玄谟部为先锋,从江苏走水路入山东。

    这个萧斌,是刘裕继母萧文寿娘家的人,善良的萧文寿把刘裕拉扯大,刘裕称帝后尊其为皇太后(这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萧太后,比辽国的早),萧家子弟也都飞黄腾达。

    2.西路军由刘义隆第六子、随王刘诞坐镇襄阳,主将为柳元景,猛将薛安都为先锋,从襄阳北上入河南。

    3.梁坦、刘康祖等几路偏师做策应。

    西路军进兵河南,沿路中原人纷纷响应,攻城略地,进展很快。柳元景先是攻克了弘农(今河南三门峡西南),再进兵关中,以薛安都率军攻陕县。

    薛安都猛将一枚,杀得性起,扔下头盔、脱下铠甲,只着短衫,手持长矛身先士卒,应者披靡,身被数创仍死战,长矛折断换矛再战,并亲自刺死魏军主将张是连提。宋军士气大振,一举攻克陕县。

    河东(今运城)薛氏,历代出猛将。这个薛安都,有个六世孙比他还有名,三箭定天山、平辽东、征高丽。对,就是大唐一代名将,薛礼、薛仁贵。

    陕县拿下后,柳元景军进攻潼关,北魏潼关守将弃城而逃,宋军兵不血刃拿下了这个长安的门户。

    西路军进展顺利,中路的梁坦、刘康祖等军也攻下长社,进逼虎牢,刘宋北伐形势一时大好。

    可是,偏偏东路军出了问题。

    东路军走黄河直入山东,连得乐安等数城。主将萧斌命先锋王玄谟进攻滑台(今河南滑县东)。

    王玄谟,太原王氏,早年投靠刘裕。本次北伐,王玄谟已62岁。史上出征老将做先锋的,并不少见。后世太平军的“飞将军”曾天养,年近70了还拉风的亲自单骑冲锋陷阵,虽然由此当场挂了,但证明老年人战力不是问题。然而,人随着年龄老化,往往会增加一个缺点。

    贪财。人老了贪财,是民间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出的规律,到底什么原因,老王也不得而知,可能是在身体日渐虚弱的情况下依靠财富的增长而增加心理上的安全感吧。

    滑台城小兵少,本不难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